发挥专业服务优势 用心铺就助人自助发展路——“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的贵州实践

29.11.2018  11:47

凯里市中心福利院重阳节活动中,社工和老人们一起合唱《常回家看看》。

 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凯里市中心福利院实施的“三区”计划项目正在进行末期评估。

在都匀市潘硐村阳和中心校,社工们为孩子过生日。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中组部和民政部共同制定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从2011年起至2020年,每年引导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推动社会工作介入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是提升“三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助力“三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路径。

作为贫困程度深、面积大、人口多的贵州而言,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有利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更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城拔寨关键时期的重要力量。

自民政部启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简称“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后,2015年7月,贵州启动实施“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全力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实际情况,省民政厅每年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受援县开展老年人、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社区等专业服务。

三年多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下,在市(州)民政部门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指导下,在受援县(市)民政部门的具体负责和有力配合下,在选派单位及选派社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贵州省民政厅创新探索和实践,不断形成了项目实施精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温暖服务精细化、专家评估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有力助推了“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

据介绍,2015年以来,我省在威宁、盘州、晴隆等21个贫困县(市、区)实施“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41个,累计开展个案工作1008个、小组工作788个、社区工作230个,直接服务和间接受益人群达4.2万余人(次),同时为当地培养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80名。

盘州项目社工在给学校的孩子们上音乐兴趣课。


  在社工们的帮助下,习水县桃林镇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因地制宜,把每一个项目实施到最需要的地方—项目实施精准化

  位于归兰山下的都匀市归兰乡潘硐村,群山环绕、山高坡陡,水族人口占了85%,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地区和贫困村寨。

  走进潘硐村,干净整洁的塑胶操场、几栋三四层的教学楼、充满水族文化的宣传栏、格外醒目的尊师重教标语……一所漂亮的归兰乡潘硐村阳和中心校校园,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是一个贫困村寨。
  然而,过硬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能为改变贫穷提供很大的帮助。
  归兰乡是当地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其中的潘硐村贫困状况尤为突出,是困境儿童数量最为集中的村寨之一。师资力量欠缺、困境儿童数量多,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氛围差,甚至部分家长对教育不重视。
  “很多外地老师来了一段时间就走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不是很高。”说起以前的状况,校长蒙均昌坦言。
  针对这样的情况,2017年,省、州、市民政部门在开展“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中,给予了潘硐村重点支持,让该村作为“三区”计划项目困境儿童服务实施点。项目通过选派都匀市联众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根据潘硐村贫困家庭儿童青少年不同层次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与社区、学校携手,结合其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开展服务,以减少困境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提升困境儿童青少年积极品质,增强困境儿童青少年应对能力,进而建设良好健康的家庭亲子关系及相应的社会生态系统。
  2017年7月,项目结束后,考虑到该村脱贫难度大的实际,省民政厅继续在潘硐村实施“三区”计划项目,重点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和潘硐村一样得到重点支持的,还有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
  针对整体搬迁安置过程中的难度,今年7月,省民政厅与黔西南州民政局选派了黔西南州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到阿妹戚托小镇建立社工服务站,实施“社区融入·和谐发展”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为三宝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要求,结合政府、贫困户和自身特点,链接社会各界资源,着力满足搬迁群众的精神物质文明需求。
  “每年民政部下达‘三区’计划任务后,省民政厅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方案,从主要任务、近远期目标、组织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安排。”省民政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同志说,“把每一个项目都实施到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鉴于贵州“三区”覆盖范围广,对专业服务需求强烈,在实施“三区”计划时,我省明确了助力脱贫攻坚、农村留守儿童和生活困难群众关爱保护、促进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三区”计划工作重点。在服务对象选择上,以扶贫对象、救助对象、农村留守儿童和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服务对象,提升服务对象自我脱贫、自主发展的能力。
  此外,为了发挥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最大作用,在充分考虑项目服务延续性的基础上,我省还确定了每期“三区”计划服务时长均为一年,同时统筹考虑项目的延续性和整体工作安排,确保实施效果。



选派专业人才、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带动作用—队伍建设专业化

  今年8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成绩,贵州省675人通过考试和资格复审,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597人,社会工作师78人,考试通过率达到17.7%,创历年新高。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扶、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实施,必须要专业的社工人才作支撑。
  一直以来,贵州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3年,我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了《贵州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 2020年)》,明确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造就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2015年至2016年,省民政厅开展了贵州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贵州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的遴选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2017年至2018年,省民政厅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全省民政领域和工会领域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设施过程中,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实施效果的关键,也是主要任务。
  省民政厅把人员选派作为重点工作,严格按照民政部实施方案所列条件,经省、市、县三级审核把关,从省内外高校、公益事业单位、社工服务机构遴选人员。
  为了确保选派人员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省民政厅每年都举办“三区”计划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通过以会带训、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系统讲授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同时,各地也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了选派人员的专业理念、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与此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带动和跟班参与,还带动了受援县(市)社工人才培养,提高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积极性,壮大了本土社工队伍。
  此外,针对受援地社会工作发展基础较为落后、社工专业人才匮乏的实际,在选派人员组成团队时,明确每个团队有1名专业督导,负责对实施的服务项目和团队的选派人员提供培训、帮助、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求市(州)民政局明确1名专人作为项目督导,负责“三区”计划有关工作,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经过实践,形成了“专业督导+项目督导+选派社工”的服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据悉,从2015年7月起,贵州“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累计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19名,为受援地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80名。


因材施教,根据对象需求开展贴心服务—温暖服务精细化

  “你们是管他们的吗?能不能让他们回来和我们一起。”10月30日,走进凯里市中心福利院,66岁的杨正国老人见到有陌生人来,便上前询问。

  作为2017年“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点,凯里市福利院老人们得到了凯里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提供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
  2017年7月,项目启动后,省民政厅和黔东南州民政局选派的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4名专业社工进驻福利院,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开展服务。
  “刚开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福利院老人们的生活比较枯燥,没有多少娱乐项目。”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宇虹说。
  结合院内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社工开展了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活动方面的服务,充分利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和老人们作息规律,增添节日和生活娱乐气氛,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老人们欢迎。
  遗憾的是,项目于今年6月结束后,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就没有再与老人们同吃同住。这样的状况让老人们很难接受。
  “他们对我们很好,就像我们的亲人。他们走了,就感觉每天少了点什么。”李启翠老人向记者说。
  就在前不久,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回到福利院开展的重阳节活动中,李启翠上台演唱了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感动了社工们。
  “虽然项目结束了,不能和老人们长期待在一起,但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们就会回来为他们服务。”周宇虹表示。
  就在福利院的办公楼里,社工们的办公室依然留着;办公用品、活动道具等依然摆放得井井有条;老人们的信息登记册里,健康状况、参加活动记录仍然不定期地记录着……
  和凯里市福利院的老人们一样,都匀市归兰乡潘硐村阳和中心校的学生们也得到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精细化服务。
  都匀市联众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们除了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外,还打造了“儿童活动中心”,为孩子们提供集中、安全的学习娱乐场所;在困难儿童家中创造性的打造了“学习角”,为儿童添置儿童书桌、书架和台灯,创造舒适的学习空间;发挥专业特长,为孩子们提供英语等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
  “在联众力社工们的帮助下,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学习欲望和积极性更强了,家长们也都特别重视教育了。”蒙均昌表示。
  据介绍,三年多来,我省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先后深入受援县(市)的老年福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以及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重点面向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救助、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残障康复、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政策宣传、社会融入等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让“三区”群众亲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来自全社会的关爱。


以评促建,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评估促进项目实施更高效—专业评估标准化

  “凯里市中心福利院既有老人、也有孤残儿童。可尝试探索将老人和儿童融合在一起的服务,两类弱势人群的部分需要可实现内部互补,同时引导院内老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支持。
  “赤水市‘晴暖夕阳’特困长者服务项目实施中应培育和挖掘本土资源为重要方向。
  “盘州市爱往福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可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引导、激励员工通过社工师资格证考试,这既能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也是机构专业实力的证明。
  ……
  在前不久完成的2017年“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末期评估报告中,专家团队给出了不少实质性的建议。
  “这是我们今年的一大创新,在‘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评估中,首次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评估,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推动了‘三区’计划项目的规范管理和高效实施。”省民政厅社会工作负责同志说。
  自2015年以来,评估工作一直是省民政厅开展“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的重要环节。每年12月和次年7月,通过下发通知,制定评估方案,统一制作评估表和满意度测评表,开展“三区”计划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在选派单位自评、市州民政局检查基础上,省民政厅抽调人员、邀请专家组成工作组,对各地进行重点抽查和督导评估。通过评估,全面了解各地“三区”计划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促进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以前的评估存在专业程度不高、没有实现全覆盖、公正性不足等问题。”省民政厅社会工作负责同志坦言。
  针对问题,今年,省民政厅创新探索,引进了第三方专家团队,对2017年10个项目的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专家们通过实地调研,为我们项目和团队提出了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措施。”说起今年首次开展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周宇虹不但没有压力,反而收获满满。
  据介绍,在评估过程中,专家团队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视角去发现问题,督促受援县民政局和承接选派任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措施,规范资金管理,按照“执行—评估—改进—再评估—再改进”的要求,推动“三区”计划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