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村支书范定豪: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记锦屏县固本乡培亮村党支部书记范定豪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6日电 绿树成荫,牌楼秀美,风雨亭与村寨浑然一体。平坦的水泥公路直伸到寨中心,整洁的村组步道延伸到各家各户。不远处跳动的旋律响彻山寨,青年男女们正在宽敞的文化大院里排练自编自演的节目,走进锦屏县固本乡培亮村,一幅秀美和谐的山村画面映入眼帘。
然而在5年前,培亮村并非如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当时村里交通环境的真实写照。交通条件跟不上,村里其他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连村办公楼都经常漏雨。刚走马上任的范定豪徘徊在村头寨脚,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誓要改变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范定豪决定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开始。通过走家串户,与群众屈膝交谈,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在村两委会中集中讨论,将村里存在的实际困难一项一项进行了梳理,并带头逐项加以解决。
“范支书干劲足,点子多,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有奔头。”村主任范修敏说道。
近年来,在范定豪的带领下,村两委与群众上下联动,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带领村民大搞乡村建设。实施了村级步道硬化路6公里,惠及群众1200余人,完成通村公路硬化1.9公里。完成文化大院、文化长廊的建设,完善村办公楼的修整,配齐办公设备,完成270余户“户户通”及“电改”工程;投入100余万元新修村门楼、凉亭、风雨亭;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
虽然村里的基础条件慢慢得到改善,但范定豪认为,这还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更达不到群众的要求,得想办法让群众富起来,过上小康生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范定豪充分利用三板溪库区有利的水资源发动群众发展水上养殖业,劝说年轻人回乡创业。在他的发动下,有20余人返乡发展水上养殖业,成立了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年收入达40余万元,直接受益60余人,解决就业30余人。
返乡创业者范国璠感激的说:“多亏了范支书当时鼓励我们回家发展,今年我们合作社卖了将近30万元的鱼,网箱里还有10万斤左右,价值70万元。”
范定豪的目标是要让全村人都富起来。今年,他又发动更多村民参与养鱼,投资126万元,发放鱼苗3万斤,建成网箱170余口,预计年底创收70万元,受益群众300余户1200余人。除了发展水上养殖业,范定豪还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全村种植钩藤120余亩,到今年采收期预计可创收15万余元。
“我自己种有两亩多的钩藤,现在又把山沟里的荒田荒地都栽上钩藤,两年后就长出‘金钩’来咯。”范定豪手扶着身边的钩藤杆儿笑着说。
为了村里的发展,范定豪可谓是风里来雨里去,游丝般的皱纹慢慢爬上了他的脸,但他却时常露出舒心的笑容。
“在村里,每天都有群众找你办事,特别是在处理纠纷时,时常保持舒心,自己办事轻松,群众办事安心。”范定豪说道。
范定豪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年来,他组织调解了大小矛盾50多起。
去年冬天的一天,他上门为群众代收合医款,挨家挨户的走了一上午,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又饥肠辘辘的赶去调解一起村民之间的林木纠纷,待调解完毕已是下午3点。“都是一个村的,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会说通的。”范定豪就是这样一直维护着村里的和谐。
“定豪支书是我们信得过的调解员。”退休老党员潘显超这样说。但由于忙于村里的事,范定豪的妻子却没少埋怨:“总不着家,回家都是匆匆忙忙的吃两口饭又走了,总是说村里还有事。”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村里的支书,为乡里乡亲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面对家人的抱怨,范定豪总是这答复着。(姜琦 杨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