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三明确三统一”指导镇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02.12.2014  10:24

      继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动员会后,遵义县水务局及时调度,将全局干部职工分为5个小组,按照明确目的意义、明确原则范围、明确推进时间的要求,深入各镇乡进行指导,使各镇乡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明确目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通过此次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轻管”、产权不明晰、管护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彻底扭转我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损坏严重,小型水利资产闲置、效益衰减的局面,在完成水利工程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县水利工程权属登记交易平台,实现水利工程权属的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水利资源向资产、资金的转换,解决水利建设的资金瓶颈,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明确原则范围,统一改革口径。此次改革以权责一致、             

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民主、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针对县级及县级以下管理的各类已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及其配套管理设施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小(一)型水库、小(二)水库、蓄水量等于或大于500立方米山塘、蓄水量等于或大于50立方米水池水窖;用于农业灌溉的拦河坝、引水渠、水闸;装机功率小于1000千瓦的电力提灌站、水能泵站、机井泵站;流域面积小于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堤防、排洪渠、排洪洞涵;流量小于1立方米的灌溉渠系、喷灌设施、微灌设施、量水设施;日供水小于1000立方米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农村分散式各类安全饮水工程。针对以上工程,在界定工程所有权、明确工程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人各方责、权、利的基础上,根据权属人自愿确定工程管理方式,采取股份合作、拍卖、承包、租赁、流转等方式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盘活水利资产。

        明确推进时间,统一调度安排。根据工作的进展,将整体工作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组建工作机构,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调查登记与确权划界,公示复核与颁证,建立健全管护制度与管护规范,档案整理与验收;对各个环节的时间进行了具体的明确,列出工作序时推进表,确保在2015年5月底,全面完成该项工作。5个工作组还将对工作过程中各镇(乡)推进情况随时进行调度,确保各镇(乡)步调一致,保质保量的完成改革,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张建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