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扶贫工作调研之四

04.06.2014  20:21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扶贫工作调研之四

 

以改革的力量拔穷根

毕节市委副书记  胡吉宏

 

在村里入户调研时,我问村民朱*安,“最近驻村工作队来了,你感觉情况怎么样啊?”,他想了一下说:“你们问得真细,全家人的情况,栽几亩洋芋、几棵苦李,都问了。”我告诉他,这是精准扶贫的要求。老朱笑了,“我倒不晓得哪样精准,但确实又比以前好多了,我还是有兴趣,要好好整整。”虽然他“不晓得哪样精准”,但他感觉“好多了”,“有兴趣”了,这就可以了,说明我们“六个到村到户”受到群众的欢迎。我们要坚定深化精准扶贫,不断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和活力,早日拔掉穷根。

拔穷根,需要更大力量,更大动力

我在走访我的结对帮扶贫困户朱*安、马*安时,我问朱*安,“现在手机很便宜,你怎么不买一个呢,这样和亲戚朋友联系也方便嘛。”他说:“认不到字,不会用呢。”马*安和他媳妇以及母亲安*珍三人也没有读过书,家里有电视,但基本不怎么看,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多看看电视,马*安说:“不太看得懂”。这些情况反映了一个问题,经过近30年接连不断的改革试验和艰苦实践,海雀村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扶贫难度相对较小的贫困人口已经陆续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扶贫攻坚难度越大。

正如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实施开发扶贫的初期,贫困面较大,对贫困农户的识别成本很低,财政投入的精确度要求并不高,财政投入的效果也好,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以“大水漫灌”的方式向贫困地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仅从总量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结构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收入已经从单一的依靠农业收入转向多种经营、外出务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多种方式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组合。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投入,已不能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改革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提高财政投入的精确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下行的局面。可以说,曾经发挥作用的“漫灌”式扶贫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转变为“滴灌”,将扶贫资源向朱学安、马正安这类似的扶贫难度大的困难户倾斜和集中。

这些实际问题,倒逼着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扶贫模式进行改革。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增强扶贫攻坚力量,才能确保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此,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必将推动扶贫开发的一次体制机制的重大变迁。目前中央已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明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六个方面推进扶贫开发的机制创新。省委、省政府就相关工作作了重要部署,要求要创新“五个机制”、增强“五个力量”,并提出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改革,已成为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

针对海雀的情况,立足全市实际,啃“硬骨头”,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和要求,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的总攻方向,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推动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

拔穷根,要以“五个机制”为支点,撬动“五个力量

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改革聚合力量推动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彻底拔掉穷根,怎么创新,怎么改革,怎么聚力,聚什么力?对此,省委立足贵州实际,明确提出要创新“五个机制”、增强“五个力量”,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以改革创新推进扶贫开发的总攻路线。

落实“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 。“发展是最大的扶贫。减贫脱贫,关键要有产业。随着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到了实施大规模产业扶贫的阶段。”要靠传统农业的刀耕火种、靠天吃饭来增加农民收入,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扶贫攻坚任务实际情况的需要了,我们需要带动能力更强、组织程度更高的扶贫开发机制。产业扶贫开发,其显著特征是产业化开发,它是扶贫开发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是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通过市场和利益导向,促进“农企双赢”,激发农民与企业的内生力量。对于海雀,产业缺失则是目前最大的“短板”,但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学教育的全覆盖,已为发展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在调研中,结合海雀村民传统的种养习惯,挖掘苗族刺绣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潜力,我们细化明确了红花种植、马铃薯种植、荞麦种植、养鸡、养猪、养牛和刺绣7个产业,全村包括70户贫困户在内的213户村民全部安排参与相应的产业发展。如红花种植产业,主要是与马铃薯进行套种,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我们与在赫章投资的安徽企业鸿祥科技公司联系,由他们指导农户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并负责收购成品,这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解决了企业生产原料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全村213户村民、7个产业将分别通过4个专业合作社,与6家企业、5个基地、两个园区链接起来,逐步形成产业链扶贫的机制和模式。

落实“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 。“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句话,对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贵州来讲,意义更为重大。” 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有利于扩展城乡产品、信息、观念等要素流动,产生巨大的拉动力量。目前,一方面,城乡差距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搞好扶贫开发,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群体,本质上与扶贫开发具有同一性。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强化扶贫开发,通过统筹发展解决贫困问题,通过扶贫开发加快统筹步伐,促进两者在实践中有机结合。针对海雀的实际,从一个村的角度,调研中,我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主要是建议引导更多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走进工厂、走进城市,去开阔视野、培养市场意识、学习技能技术,为将来向城镇化转移打下基础。我走访过的村民张*光家比较典型,他儿子、儿媳前几年在浙江打工,不仅提高了观念意识,还存了6万元,现在回来发展养殖业,目前已经养了十多头猪,去年就挣了9万多元,人均纯收入9442元,下步他家还要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另外,我和村里商量,准备在海雀村成立一个50人的施工队,请老师来培训建筑技能,这样,这个施工队可以抓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机遇找到新的收益增长点,不仅能做本村的工程来增加收入,以后如要外出务工,有一技之长,收入也会更可观。

落实“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 。“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省和贫困地区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农村正在发生的新变革,要推动“三农”参与更广维的合作与竞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交通、水利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必须大力加强。从海雀看,由于近几年各级各部门大力帮扶和支持,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需继续加强。今年,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全村将协调解决156户供水不稳定的问题;在电网改造上实现一户一表率100%,农户端电压合格率达95%;硬化通组公路800米、串户路2千米;实现组组通宽带、户户通有线电视;建“小康房”6户;实施改厕、改圈100户。

落实“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是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防止返贫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兜底责任。”从缩小居民福祉水平差距、保持社会公平公正、维持社会和谐的角度,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最低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针对海雀的实际,主要做好几件事。第一是教育扶助。教育是根本的扶贫,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海雀教育硬件基础还是不错的,小学教育得到普及,现在需要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将分期分批组织现有的10名村小教师外出培训,并拟办一个20—30人的幼儿班,将教育向下延伸。对考取高中(中职)以上的贫困家庭子女,每人每学期资助500—2000元。第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今年将开展建筑工培训50人次,苗族刺绣培训50人,农牧业适用技术培训100人。第三是文化卫生服务。安排了夜校、文明新风进家庭、村小教师及医疗卫生培训等活动,组织村小教师到县直以上学校实践学习,选派2名初中以上毕业生到卫校学习。第四是社保兜底。丧失劳动力的9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对象。切实做好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落实好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优惠扶持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落实“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 。“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强领导是关键。扶贫领导强的地方,工作就实,脱贫就快。”扶贫开发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事关民生大计,理所当然要加强组织领导。针对乡村,主要是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就海雀及其所在的河镇乡,现任乡党委书记是从县纪委选拔下来的干部;近两届村支书是乡里选派下来的年轻干部;村里也培养了部分致富带头人。全市层面,在扶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上,除了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将加强责任管理,健全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提高考核的科学化水平;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驻村工作队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探索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扶贫新模式,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本向扶贫领域流动,建立和创新融资机制。

拔穷根,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

对于海雀和毕节全市,贫穷和落后都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都是根本任务,扶贫攻坚都是“第一民生工程”。通过调研,我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总攻贫困的目标就是持续深化“三大主题”,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温饱成果、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苦干实干奋力干。

要提振“往前冲”的精神 。“啃骨头”、“拔穷根”,改革创新、扶贫攻坚,关键终归在于日久天长的落实。落实需要担当,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种负责地为事业目标不懈奋斗的品质。试验区的干部历经二十多年改革试验艰苦实践的磨砺,凝炼了这种精神品质。当前,面对扶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重任,精准扶贫冲锋号已吹响,我们要沿着方向和路线盯着目标奋勇前行。必须一如既往地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质,坚定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围绕“攻坚”,围绕“打赢”,围绕既定的总攻目标,盯紧、盯牢、盯死,盯住不放往前冲。必须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意识,防止一开始“兴头轰轰”,中途“一阵风、一溜烟”,“知难而止”、半途而废。还必须做好长期奋战、顽强奋战、持续奋战的思想准备,想着贫困群众,盯住工作目标,一冲到底、一干到底、一抓到底。

要鼓足“敢探路”的勇气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既然是革命,肯定需要勇气。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改革的力量促攻坚、助脱贫、拔穷根。特别毕节作为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更要有敢于创新、敢于探路的勇气。在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中,不仅要探扶贫开发之路,还要探跨越发展、同步小康之路,要勇于先行先试、勇于改革试验、勇于创造经验。这次海雀调研,市县乡村的同志围绕细化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村里的实际,结合面上的需要,明晰了“精准扶贫四法”、“精准扶贫四图”、“十子机制”和“产业链扶贫”等。我们要始终保持这种“敢改、敢试、敢探路”的创新勇气。

要形成“一起上”的格局 。扶贫需要资源,资源要靠市场来配置。对扶贫资源的获取和优化配置,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扒堆堆、点个个”,政府主要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扶贫开发是一项以政府力量为主,通过优化制度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国家战略,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必须责无旁贷地冲在扶贫第一线,并切实做到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合力攻坚。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发动和组织公益扶贫,为扶贫增添接续不断的力量源泉,同时让社会组织和个人实现奉献社会、反哺社会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实现“双赢”,进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要拿出“认真抓”的劲头 。“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以改革的力量拔穷根,同样如此。要看真贫。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放在心中,时刻觉察和关注群众疾苦,发自心底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要走进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摆龙门阵”,面对对,手拉手,了解群众真实的想法,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真正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将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窝里。要扶真贫。坚决杜绝拿扶贫“装门面”、“出政绩”、搞形式主义,真正把群众最急需、最期盼的事情做好。要将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漫灌式”扶贫向“滴灌式”精准扶贫转变,避免造成“垒大户”、“扶富不扶贫”和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山旮旯里的“野百合”的现象。要真扶贫,就是要真干。改进工作作风,纠正“只喊喊、不到村”、“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落实好“六个到村到户”的每一项任务。要确保群众得到真实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经果为例,俗话说“桃三李四”,一颗桃树苗栽下去,要三年才挂果,李子则要四年。因此,不仅真扶,还要持续扶,一直扶到“开花结果”,群众稳定脱贫后才松手。

 

后记:

 

推行“精准扶贫四法”  扎实推进扶贫攻坚

 

经过三个月调研和思考,通过与市、县、乡、村和扶贫工作队同志们讨论,就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结合海雀村实际,撰写了四篇调研报告,明晰了“精准扶贫四法”(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绘制了“精准扶贫四图”(路径图、十子图、到村到户图、产业链图)。

 

精准扶贫四法

(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

 

1 、一条路径: 即力量法,“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绘制改革创新、总攻贫困路径图,以改革的力量拔穷根;

2 、一套机制: 即十子法,“十子机制”。建立健全具体、详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运行机制;

3 、一个抓手: 即抓手法,“六个到村到户”。建立“四级联动”、“四个具体”、“六个结合”的“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1+7”方案;

4 、一个突破: 即产业链法,“产业链扶贫”。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