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授予镇宁县马鞍山村“贵州省巾帼互助发展教育基地”

08.10.2016  14:05
      上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由镇宁县刘官堡女社员沈志英任组长的刘官堡互助组是镇宁自治县农业合作化的一面旗帜。1953年12月30日,刘官堡互助组和马鞍山互助组合并,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安西区马鞍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开创了“季节包工”的合作社管理模式。经县委工作组采编形成调查报告层层上报,引起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将这篇文章题目改为《季节包工》后收入了他亲自主编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后收入 《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 一书。1956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出版,《季节包工》誉满天下,沈志英当选镇宁县人大代表,1959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群英会”,镇宁一度跻身于全国农业合作化红旗县之列,马鞍山农业合作化模式及经验在全国推广。
      为在新时期充分挖掘、提炼、马鞍山农业合作社精神,弘扬妇女敢为人先、团结互助的精神,大力推广妇女互助发展,引导广大妇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省妇联党组决定将镇宁自治县马鞍山村命名为“贵州省巾帼互助发展教育基地”。
      9月30日,为重温历史记忆,传承和弘扬马鞍山精神,进一步凝聚团结合作的强大力量,在镇宁县召开了主题为“团结合作、敢闯敢试、互惠共赢”的马鞍山农业合作社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场观摩会。省妇联主席杨玲出席观摩会并代表省妇联为马鞍山村授予“贵州省巾帼互助发展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