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分期付欠款怕不是因为缺钱?
30.11.2015 12:27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昨日上午,在武功县长宁镇政府门口的主街道上,63岁的陈师傅指着这条路说,“这是我2003年修的路,都用了12年了,我却连自己垫付的工程款都拿不到手”。(11月28日 《华商报》) 欠款并不多,只有72000多元,但时间却拖了12年,如今,更给出了每年只能归还2000元的奇葩规划。暂且不说这笔钱是因为什么原因拖欠,面对分期还款规划,不要说陈师傅质疑“还完这欠款至少也得30多年,等钱还清都快100岁了,我能活那么久吗?”换着我们局外人,如此规划,明显既不负责、不切合实际,更是忽悠。显然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笔者认为,分期付欠款,恐怕不只是缺钱,更有欠钱镇政府和相关干部对待欠款这事太冷漠。 从2003年签订协议,硬化好道路并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按照双方约定,工程款就该一次结清。毕竟修路不是儿戏,不可能是拍脑袋决策,肯定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资金来源方案。可为何方案未落实,值得深究。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12年,但对这笔欠款的缘由有关部门应好好理理,看到底是人为的还是别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存在任性决策或其他违纪行为。毕竟,只有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打消质疑,赢得理解。 其实,不管啥原因弄出了分期还欠款的闹剧,恐怕不是当地政府差钱,笔者认为,而是缺心。明显就是缺责任心,不多的欠款却拖了这么多年,明显就是新官不理旧事,而这一行为根源恐怕还是干部的作风有问题。如果12年间任何一任镇领导敢担当,把刘师傅的诉求当回事,肯定不会发生状告政府,赢了官司却收不到钱的尴尬。 官司是被逼的,而逼出来的官司虽然赢了,对陈师傅来说,原本满怀希望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欠账,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因为镇政府每月只有1万元工作经费,法院无法执行。事件一拖又是8年,也许,镇政府和法院都有理由,可以欠账不还,无法执行,难道刘师傅就没有理由么?要账的变成了弱者,欠账的反而成了大爷。难道还不值得反思?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对自己欠的工程款却不管不问,视法院判决为儿戏,这样的政府还能带领当地群众致富么?其公信力明显受损。虽然,每月办公经费定额,但过去了这么多年,难道镇政府连7万多元都无法节约出来么?如果我们翻看一下这12年的三公经费,估计零头都不了7万元,不服将三公经费公开给我们看看?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30.11.2015 12: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妇联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部门部署开展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