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镇远 助力脱贫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一行赴镇远县调研党建扶贫工作
“今天我们的机耕道开工,省城民族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也来了!”镇远县报京乡报友村的群众听到村主任一声招唤,“走!扛起锄头,我们都去看看还有什么活路要做;修路多亏人家,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当面去感谢一下!”村民们纷纷扛着锄头,带着午饭自发地从各个村民组赶到开工现场。12月6日,报友村的机耕道正式开工,解决了多年翻山越岭去田间耕作的难题。“乡亲们好!天气这么冷,大家都来义务投工投劳;看到大家,我很激动,也很感动,相信这条路一定能早日修通,解决大家出行的困难!”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在开工现场动情地说。
村民自发前往投工投劳现场
报友村群众欢迎贵州民族大学扶贫队员
报友村群众热情支持机耕道建设
村民感谢民族大学扶贫队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大事
报友村机耕道开工现场合影
张学立一行赴我校援建项目报京村鱼塘工地调研
张学立就鱼塘修建与报京乡党委书记杨胜海交流
12月6日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镇远县报京乡,山峦迭翠莽莽苍苍。清早,天空飘着冻雨,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一行驱车300多公里到报京乡开展党建扶贫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张鹏程、副校长胡忠良,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处级单位助力镇远脱贫第一组、第五组牵头单位负责人一起前往扶贫点。镇远县委副书记吕映红,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祝显德及报京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一起参加实地调研。
参加机耕道开工后,张学立一行前往民大援建的报京村鱼塘及生产便道施工点实地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张学立表示,贵州民族大学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之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定不移地打好决战决胜关键战役,助力镇远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驻村工作要从实处着手、从基层抓起,智志双扶,以产业带动发展,打造一批有内生动力的能给群众带来实惠的产业扶贫项目。
随后,在报京乡政府会议室召开驻村干部工作调研座谈会,张学立、张鹏程、胡忠良、祝显德等出席,我校在镇远的挂职干部、驻村干部参加,张鹏程主持。
座谈会现场
贵州民族大学在镇远的挂职干部、驻村干部依次发言,就2018年在镇远挂职、驻村期间的工作情况作汇报,并就需要学校帮助给予解决的问题和项目作具体介绍。大家纷纷表示,一年来,驻村干部一直牢记校党委书记张学立同志“希望驻村的各位同志牢记嘱托、接续奋斗、不辱使命”的殷殷嘱托,校长陶文亮同志“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家驻得下来、蹲得长久、干得出色”的殷切期望。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地驻村,勤勤恳恳地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融入镇远,爱上镇远,奉献镇远,为助力镇远县脱贫攻坚大业作出民大新贡献。
听了大家的发言,张学立在讲话中表示,镇远县既是贵州民族大学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我校干部培养培训基地和师生实践实训基地。驻村干部既要当好第一村支书、扶贫队员、宣传队员,又要当好受训学员;要多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贵州民族大学对党建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在选派驻村干部时就充分考虑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够切实助力所驻村寨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一年来各位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展示了民大人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辱使命,再创佳绩。张学立对全体驻村干部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从全国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大局出发,务必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的是党组织,要坚决服从地方党委的领导,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智志双扶,久久为功。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提振贫困群众的精神和士气。
二是进一步抓实抓好工作。各驻村第一书记要按照县委、乡党委的安排部署,紧扣“八要素”,落实好“五步工作法”;根据各村特点,抓产业扶贫,以产业促发展。镇远群众是民大的亲人,民大将举全校之力,协调相关资源,帮助镇远县报京乡、金堡镇的七个村早日出列,脱贫摘帽。
三是大家要进一步珍惜工作机会。多向驻地干部群众请教和学习,总结经验和做法,真正将论文书写在贵州大地上,将镇远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推广传播。
镇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祝显德在讲话中对贵州民族大学的倾情帮扶表示感谢,他说,贵州民族大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工作扎实,党建扶贫成效明显,创造了很多脱贫攻坚的新做法,在镇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祝显德希望贵州民族大学继续推进“可持续基层党建+创新城乡社区治理+长效脱贫机制”建设工作,继续为镇远县乡村干部作好培训,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性的产业脱贫。
近几年来,贵州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高校智力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的优势,加强在报京乡、金堡镇七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助力镇远产业脱贫、智力脱贫、发展致富。
文/图 马托 孟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