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长郭树清主持召开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座谈会

29.04.2015  16:37

央广网济南4月29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昨天主持召开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全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情况汇报,济南阿里山老年公寓、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等8家单位的负责人先后发言。大家从发展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推进医养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郭树清认真听取发言,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他指出,山东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发展老年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规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进支持方式,促进公办、 民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等方式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统筹各类金融资源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业的准入、退出制度,强化行业监管,提高养老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弘扬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增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光荣感、自豪感,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良好环境。

副省长王随莲、季缃绮出席会议,省政府秘书长蒿峰参加会议。

目前,山东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已有3049家,涵盖了从老年生活照料、健康服务、文体娱乐、消费服务等多种业态。全省共有各类养老床位5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9张,高于全国平均数。2014年,山东老年人消费品零售总额418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3%。

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相比,山东养老服务业还存在着明显差距。社会投资的民办养老机构仅占32%。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展缓慢。由于供给不足,我省养老机构床位还有37.6万张的缺口;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多数也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

针对存在的问题,山东将推进社会力量真正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丰富和扩大养老产品供给,促进养老消费,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力争到2017年,全省民办养老机构占比突破50%,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