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探索“种养”结合模式 开展畜禽养殖深度治理

24.03.2015  19:51

  2015年3月23日,长顺县环境保护协会邀请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耿康华高工一行4人到长顺县闽融养殖场调研,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

  闽融养殖场是长顺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民营企业,年出栏种猪20000头,每天产生猪粪26.8吨,废水300m3/d。养猪场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如果直接外排会对环境质量造成极大危害。

  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猪-沼-作物”生态模式:将粪便污水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在严格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优质可燃气体——沼气和绿色有机肥料——沼肥,沼气用于农户的炊事用能,沼肥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由于使用液态沼肥比化肥成本更高(主要是运输和施用成本)。另外,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进行肥料的施用也很困难,因为比起化肥来,沼肥的性质具有更加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农户直接使用会面临产量的损失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建议闽融养殖场带头租种农户耕地,将养殖场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液,用于灌溉自己耕种的农作物,同时推广“猪—沼—鱼”等农业生态模式,真正做到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今后,长顺县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先培育一批清洁生产型、种养结合型、废物利用型的生产主体,再形成“种养结合”、“农牧渔结合”等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对全县畜禽养殖业进行深度治理。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提高林业治理能力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林业厅
张富杰副局长率队赴毕节市督导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