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发现一处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图)

30.03.2015  13:47

唐代佛像(张晓东 摄)

人民网成都3月30日电 3月28日,在阆中市文成镇与五马乡杨家垭村交界处月半湾山庄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摩崖造像。阆中市文物管理局经过现场勘察和缜密论证,得出结论,是一处唐代摩崖石刻造像。

据悉,该处摩崖石刻造像位于阆中市五马乡杨家垭村3社,嘉陵江东岸邓家山普陀岩石壁上,共开凿有唐—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其中除2号龛无造像,似未开凿完成以外,其余4龛均有佛教造像,共计十余尊,但大都因人为、自然因素损毁、风化剥蚀严重。据了解,该造像由于早年被淤土掩埋,在历次的文物调查中一直未被发现,在月半湾山庄建设中被发现,将淤土清除后,方重新面世。

据阆中市文物局考古专家介绍,石刻经幢上的观音塑像脸型较瘦,属于典型的唐代早期风格,至今雕塑造像所用的颜料保存尚在,具有较大的文物价值。

经过认真清理,这些石壁上的文字和塑像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佛龛的周围还保存着众多的小佛像,在佛龛的不远处,还发现了两个天然的石洞,应该是当年中僧侣人员活动场地。

目前阆中市文物局在取得了详细的调查资料后,就文物的性质、价值、保护措施等与月半湾山庄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并对该处文物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近期北京方面的文物考古专家将进一步对此进行考察。“此次新发现的这一处唐代摩崖石刻造像,进一步丰富了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内容,为研究川东北地区隋唐至清代佛教发展兴衰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阆中市文物局局长李洪说道。(陈希 通讯员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