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大讲坛”开讲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徐松 实习记者 谭戊梁 报道|摄影 聂青) 11月11日15点,我校2014阳明大讲坛、第62期文科讲坛在南区大礼堂开讲。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静主讲。大讲坛由阳明学院院长张寒松主持。
讲座伊始,张寒松院长从官员、专家和我校校友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徐静研究员。他还指出阳明大讲坛是与通识教育相配合的价值塑造形式。“因为阳明学院是今年才创立的,还有许多不足,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来弥补不足。”他谈到。
徐静研究员的主题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她从为什么、内涵和怎样践行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她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了迫切的价值需求。在新的社会体系下如何构造一个新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匹配与互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一直追寻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成为全民遵守的价值,把核心价值观变成一种口号,变成如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般极具穿透性与普适性的强有力理论是当前价值塑造的目标。”
她还讲到,一个国家是否有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三大自信”包括理论自信。我国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信是当今执政党最大的关切。再者,多元文化冲击与价值输出、文化崛起的今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为重要。
随即,徐静研究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又进行了多层化的补充。国家层面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强调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另外,她还谈到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从业者,我们应该要有所行动。”徐静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一个层次性的行动。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需要制定正确的路线与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社会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人民群众则需要把自己培养成智慧型的人才以更好的践行社回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她强调,智慧不等于智商,国家接纳人民需要智慧,人民融入国家也需要智慧。“每位同学都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徐静研究员还提到了全省范围内以孔学堂为节点掀起的道德讲坛热潮并赞扬了我校积极参加孔学堂的活动。
报告结束后,徐静研究员与我校同学展开互动,同学们就留守儿童、香港占中事件、抗震英雄贪污、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等几个敏感话题提问并都一一得到了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虽然一个比一个敏感、尖锐,但我看得出都是经过思考了的,很高兴我们贵大的同学有这样的社会敏感度。”徐静研究员说道。
张寒松院长总结时谈到,阳明大讲坛第一讲第一期讲坛很成功,一是徐静研究员的报告做的好,一气呵成,二是同学们有自己的思考。
【责任编辑: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