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出炉 贵州大学宋宝安当选院士
贵阳网讯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日前,备受关注的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在官网向社会公布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了70名新院士,其中,贵州大学宋宝安当选农业学部院士,为此次贵州唯一当选的院士。宋宝安也成为贵州申报当选的第二位工程院院士,2007年,73岁的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高票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了贵州工程院院士申报当选零的突破。
据悉,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6月8-13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了对候选人的投诉。10月下旬,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会议,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已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备案。
宋宝安简介:
宋宝安,男,1963年出生,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农药学”博士点负责人,“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厅长级)。
1983年7月获贵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获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农业公益行业专项等三十余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与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等。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在Nature Com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百余篇、他引千余次。获国家发明专明授权29项,在Spring等出版农药专著6部。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毒死蜱、甲胺磷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我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我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为我国农药工业进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创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品种病毒星,提出了全程防控新方法,解决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的防控重大难题。培养博士后、博士与硕士80余名。领导的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国家专业技术先进集体。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农药创制与有害生物控制。(记者 赵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