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民间公益力量助力扶贫事业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初一学生杨点点(化名)和父母一道,驾车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边远村寨方祥乡毛坪村,“去帮扶边远小学校,还有那里的孤儿、孤老。”和杨点点一家一起出发的还有另外数十人。
由20余辆车组成的车队在高速路行进一段之后,又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行驶近2个小时,于中午抵达目的地。朴实的村民们穿着苗族节日盛装等候在毛坪村毛坪小学门口,他们双手端着自家酿制的米酒向来客敬酒,用苗家最高礼仪表示欢迎。
一周前,这个帮扶团队为毛坪小学购买了100余套学生课桌椅、6套教师办公桌、1套校园广播设备、3台相机,还有足球、篮球等物资,此外还为104名学生准备了书包、文具盒、卷笔刀、新华字典、水彩笔、糖果等礼物。
年近七十的杨通智是贵州铝镁设计研究院退休职工,也是这次帮扶活动的发起者,她代表团队把为毛坪小学准备的物资转交给校长李玉军。
团队还为当地数名孤儿、孤寡老人捐赠了生活费以及油、米等物资。
15岁的龙胜国和13岁的龙胜涛领取了5000元生活费和新的棉被、棉衣。
龙胜国和龙胜涛是特殊的“孤儿”。2008年,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庭突生重大变故,父亲因病去世,妈妈改嫁后杳无音讯。当时他们的姐姐龙胜花12岁,龙胜国7岁,龙胜涛只有5岁。
“家里一贫如洗,连张床都没有,几根木棍、几把青草铺成床,似一个大鸟窝。”那一年,偶然走进这个家庭的杨通智看见此情景忍不住落泪,当天便为孩子们买来两张床,还有被子被褥等。
多年来,姐弟三人一直是这个小团队关注、关爱的对象,孩子们有困难时,也会主动告诉团队负责人。
“孩子们把我当家长、亲人,感谢他们的信任。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帮助他们,直到他们能自食其力。”杨通智说。
孩子们的生活轨迹因这个小团队的帮扶渐渐改变,如今龙胜国、龙胜涛正在雷山县第一中学就读,龙胜花已经成年并外出打工。
这个团队成员大都是普通人,有中学教师、企业负责人、医生、公务员、学生等,自2008年起,他们每年都会来到雷山县的边远山寨帮扶。
“团队成员提前向当地教育等部门了解困难学校、困难群体的需求,他们省下自己的工资、退休金,针对性地购买物资。”团队成员王茜明说。
雷山县教育和科技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梁贤儒说,这个团队至今已为雷山县永乐镇、郎德镇、大塘镇、达地乡、方祥乡等贫困偏远地区的众多小学、教学点和特殊群体捐赠了价值120余万元的物资、慰问金。
“他们的爱正在‘生根发芽’,到目前已经有16个受助贫困学生考上大学,许多受助者则继续传递着爱心接力棒。”
“尽管政府在扶贫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对很多特殊群体的帮扶仍然存在困难。”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张女士说,这些特殊群体分布零星,需求又比较特殊化,帮扶难度大。
“而像这样的社会扶贫,具有强针对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帮扶对象的需求,是扶贫的重要力量。”(李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