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对话老中青三代企业家:贵阳要当创业风口下的垫子城市
(记者 肖刚)世界众筹大会期间,“正和岛创新大集———代际论坛话众筹”活动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举办,5位企业家围绕“众筹创新与创客”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他们分别代表不同代际的创业者向参会的上千名听众分享各自对创业和众筹的理解。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作为特殊嘉宾出席了“代际论坛话众筹”活动。
据悉,正和岛是中国商界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正和岛创新大集不仅集中展现了创新创业成果,同时为创业者和企业家搭建了无缝对接的平台,“代际论坛”由正和岛创新大集首创,邀请了从50年代到90年代最具年代创新标志的企业家代表,来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思考。
正和岛副董事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主持时称陈刚为“创客书记”。她说,陈刚书记像一个创客一样,播撒种子,不断创造贵阳的创业气候、空间和环境,让更多的创业者在筑城撒下他们的种子。
陈刚在发言中说,现在流行创业要站在“风口”的说法,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现在互联网金融就是这个风口,而众筹就是希望腾飞的“猪”。贵阳是一个创业的热土,希望未来的BAT在贵阳产生,但是创业确实成功是少数。贵阳干什么?贵阳要当风口下面的一个缓冲垫,当创业者在贵阳起飞的时候,希望他能飞起来,但是如果飞不起来,摔下来的时候,有个垫子接着他,希望创业者摔得不要太重,这就是贵阳要倡导的创新文化和容错精神。
会上,50年代至90年代嘉宾写下了自己创业过程中最难忘的年份与心里的“众筹”,“筹心、筹人、筹智、筹一、筹众”,每个人带着不同的“筹”来到贵阳,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和众筹经验。
嘉宾精彩发言
50年代企业家陈泽民 三全集团董事长
三全食品靠一个小小的汤圆起家,现在有450多个产品,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到现在变成有上万人的公司,成为了一个上市的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一个小小的产品,就靠它不断地创新,最终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起步阶段就是靠募集资金,互相集资,慢慢滚动向前发展。
60年代企业家陶闯 知卓资本与网络董事长、PPTV创始人
我自己现在在第三次创业,也是一个创客,我的投资是创业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一种线形模式,上游赚中游的钱,中游赚下游的钱。而今天的互联网,改变了一种传统商业模式,变成了一种以同心圆,圆心是用户为核心的环状模式,全是围绕一个中心的同心圆,那就是用户,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
70年代企业家李大学 磁云科技CEO、京东集团终身荣誉技术顾问
“互联网+”如果能够把传统企业和各行业的转型升级加上互联网的人才,这三个要素组合起来,通过众筹的模式,解决资金的问题,解决人才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中国的“互联网+”应该说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80年代企业家刘成城 36氪公司创始人兼CEO
未来的经济是由互联网主导的,未来十年二十年上市的企业主流是互联网企业。现在我国进入全面小康时代,中高层阶级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却没有很好的投资股权的渠道,36氪现在做股权众筹和股权融资平台,就是让中高产阶级能在我们的平台上投入优秀的代表互联网企业的股权。未来互联网行业和股市或者说互联网时代的股市,以及类似的众筹平台,会成为中国经济今后几十年腾飞的基础。
90年代企业家刘一锋 八度阳光CEO
八度阳光是一家专注于柔性太阳能材料生产制造和产品开发的企业。众筹有很多种形式,很多人看好我们的产品并出资购买,这是产品众筹,还有一种是通过股权交易的方式,进行股权众筹。只有凝聚了各行各业的人对八度阳光的帮助,我们才能走到今天,如我们向学校借用实验室,向教授请教研究方向,以及向企业家学习管理经验,向更多的经销商、代理商去征集销售渠道,都是一种广义上的众筹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