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牟利小老板走私濒危动物制品
本报讯 记者蔡岩红 青岛海关6月4日通报,该关连续查获两起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入境案,涉及象牙及制品24.31千克、鳄鱼皮及网纹蟒皮制品245件。
据了解,上述案件都是在青岛流亭机场海关入境旅检渠道查获的,该关关员在对入境航班进行现场监管时,从旅客行李物品X光机检查图像中发现异常,经开包查验,最终发现行李箱中夹藏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经核查清点,象牙制品共计13件、重24.31千克,其中整根象牙及原牙雕刻9根,预估案值达234万元。此外,还有濒危动植物制品分别为暹罗鳄皮革制品钱包241个,鳄皮革制包3个,网纹蟒皮带1根。上述物品均属国际间禁止私自携带进出境的濒危动植物产品。
经查,上述案件犯罪嫌疑人均长期在外从事个体经营,所携带象牙及鳄鱼皮制品等主要用于销售牟利。目前,青岛海关缉私局已对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借新还旧”
一女子非法吸储6000万
本报海口6月4日电 记者邢东伟 实习生翟小功 通讯员胡坤坤 海南省海口市一女子以投资航空公司包机业务和承包国际航线有高额回报为由,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采取用后笔集资款兑付前笔集资款“借新还旧”的手段,联合另外6名女性,骗取他人资金6027.7081万元。今天,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曾某荣无期徒刑;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严某芳、孙某等人两年6个月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打击犯罪
宿松警方破4起团伙案
本报合肥6月4日电 记者李光明 通讯员孙春旺 今天,安徽省宿松县警方通报称,该县破获4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
这4起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分别是:以福建籍陈某为首的特大电信诈骗案、以湖北籍向某为首的特大盗窃摩托车案、以宿松籍唐某为首的出租车诈骗案和潘某等人系列非法经营弓弩、毒镖案件,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追回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210万元。
利欲熏心
无良商贩售“毒豆芽”获刑
本报讯 记者张亮 见习记者马维博通讯员王春珍 王倩倩 为了让豆芽有个好卖相,提高豆芽产量,陈某长期在其加工生产的豆芽中添加生长剂、AB粉。近日,被告人陈某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