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我不擅长讲跌宕起伏的故事

04.07.2014  19:08

               

 

 

后会无期》宣传海报

韩寒语

小说和电影应该以叙事与情怀为大,一味承载批判,就会本末倒置,刻意且无味。

如果看到某个地方与别人的电影相同,我就必须绕过去。

比起那些企图通过大嗓门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听自己小声说话的人,才更加可畏。

新人和老人,外行与内行,跨界和不跨界,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你做得好与不好,专业与不专业。

自从漂亮可爱的女儿小野出生后,韩寒就成了粉丝们口中的“岳父大人” 。一个因为愤世嫉俗而年少成名的天才作家,不会仅仅因为多了一个女儿,就摇身一变成为老成持重的“岳父大人” 。如今再见韩寒,你会猛然间发觉,愤世嫉俗依旧、嬉笑怒骂如故的他,的确比年少时平添了几分从容与豁达。

也许正是因为心态的日渐成熟,韩寒越来越懂得如何把控自己的生活。“我小时候有四个梦想,分别是当一位科学家、成为一名作家、当冠军赛车手和做电影导演。 ”如今的韩寒,特别喜欢提起自己小时候的事,似乎如今一切的选择,都与自己的童年息息相关。“科学家的梦想,在我高中数学不及格后就破灭了; 17岁时我开始动笔写作,当我发现自己的盗版书卖得比正版书还多时,就知道作家梦基本上实现了;至于赛车手的梦想,尽管我头一次比赛的经历很‘挫’ ,第一个弯就倒了一把车,但凭借刻苦努力, 10年来我赢得了7个年度总冠军,很多朋友都竖着大拇指对我说:中国的职业赛车水平原来这么低。 ”

在32岁生日到来之前,韩寒终于圆了自己的第四个梦想。劳雷影业老总方励与韩寒相识多年,这位曾经出品过《观音山》 《二次曝光》的制片人在国内属于另类,高话题性的文艺片是他最爱的“菜” 。2013年的某一天,方励在与刚刚赛车归来的韩寒对坐畅谈时,听韩寒提起了打算拍电影的想法。他眼睛一亮,遂让韩寒讲讲自己构想的故事。韩寒四五个故事讲完后,方励挑选了其中与青春和公路有关的那一个,电影《后会无期》就这样被提上了台面。

“我不擅长讲述跌宕起伏的故事”

居住在中国最东边小岛上的三个青年马浩汉、江河与胡生,因为人生面临巨大变化,彼此心怀不同目的,离开岛屿踏上大陆,驾车开始了一段滑稽而又忧伤的生命旅程。他们经历了友情、亲情、爱情三大情感的困境与考验,遇到了各种人物、体验了各种遭遇。这段旅程让他们对于自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马浩汉和江河坚持走到终点,并最终踏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后会无期》的故事锋芒毕露,一如韩寒最为擅长的杂文;同时又颇为杂乱跳跃,正如韩寒那些虎头蛇尾的小说。韩寒毫不讳言,影片的剧本只写了一两稿,因为再多写一遍他就会感到厌倦。对于韩寒而言,无论做任何事情,一旦失去了新鲜感,就会失掉很多意义。 “ 《后会无期》不会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因为我不擅长也不喜欢这样的讲述方式。 ”韩寒说,“在写剧本时,我自己能够感觉到,很多细节和桥段做得不错,但故事不会那么环环相扣。我希望尽量让观众能够看得下去,至于其他方面,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影片预告片中的一段台词令人感到费解: “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我的名字就是……”正当主人公要喊出自己的名字时,画外音突然恶狠狠地来了一句——“闭嘴” 。韩寒坦言,其实自己最希望通过《后会无期》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这“闭嘴”二字:“我很讨厌那些说教和人生大道理,就像电影里所说的,‘我们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年轻导演不一定非要投观众所好去创作”

在先后成名之后,韩寒与郭敬明这两位同样生活在上海,却并不熟识的“80后”作家常常被人们拿来作比较。郭敬明导演的两部《小时代》去年收获8亿元票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商业头脑和市场意识;与之相比,韩寒更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真诚,锐利且孤傲。与被“90后”奉为“青春圣经”的《小时代》相比,青春公路片《后会无期》显得文艺且小众,在票房掘金能力上,显然难以与《小时代》相媲美。

然而,这正是韩寒最擅长也最想拍摄的那种电影。你很难想象,充满现实感与批判力的韩寒,会像郭敬明那样为“90后”观众编织一个美好的幻想国度。所以《后会无期》的本质注定会是一部残酷青春物语。然而,从小看好莱坞电影长大的韩寒懂得守住批判与叙事的边界。 “小说和电影应该以叙事与情怀为大,一味承载批判,就会本末倒置,刻意且无味。有些故事,本身带有批判性,那么将批判融入故事和人物命运之中,也未尝不可;但有些故事,本来就无关批判,非要让主人公张嘴喊几句‘深刻’的口号,肯定会弄巧成拙。 ”韩寒这样说道。

对于韩寒来说,“走心”的文艺片并不意味着一定缺少观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导演梦,韩寒曾遇到过许多制片人,这些人言必称“话题” 、 “卖点” 、 “90后” ,似乎不通过大数据将观众的需求与心理研究个透彻,一部电影就无法获得商业成功。 “观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常常是照顾得了这头,却照顾不了那头。我觉得年轻导演不一定非要投观众所好去创作,而是应该和观众一起成长、一起感知这个时代的变化。 ”韩寒表示,“倾尽全力去研究观众在想什么,最后往往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了。有这个工夫,还不如让自己感知得更多、做得更好。 ”

后会无期》开拍前,韩寒为摄影师定下了一个原则:任何镜头里的光线都不要太夸张。通过这个细节,就能看出韩寒很并不希望将自己的电影拍成浪漫唯美的青春偶像片。“ 《后会无期》里没有火车、双脱手骑自行车,也没有悬崖边的呐喊、雨中的奔跑,反正人们印象中青春片常用的元素都没有,因为我不喜欢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韩寒说, “如果看到某个地方与别人的电影相同,我就必须绕过去:人家是最后一分钟营救,我可能是最后一分钟破坏。不过观众什么电影没看过?我的创作不可能都是全新的,但至少在我有限的观片量里,不会重复别人的脚步” 。韩寒这番话显得有些狂妄,不过十分符合他的个性。

“将32年的人生思考倾注影片中”

在拍摄过程中,作为导演的韩寒从没有开口骂过剧组任何一个人,甚至都没大声说过话。在他看来,与驳斥与对立相比,宽容和妥协更加珍贵。“适当的妥协不是委屈你自己,而是使事情的发展更容易接近你的目标——除非你就喜欢对立的姿态与腔调。 ”韩寒说,“就如同导演工作,很多人认为导演在片场就是权力的象征,但在拍摄《后会无期》时,我几乎从不对任何人呼来喝去,因为这根本无法服人。人要通过很多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比起那些企图通过大嗓门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听自己小声说话的人,才更加可畏” 。

后会无期》从策划、建组到拍摄、公映,前前后后经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但韩寒说自己为这部电影准备的时间要久得多,因为他将之前32年的人生思考全部倾注到了影片之中。 “人可以不上学,但一定要学习。地球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不经过大量的积累和思考,谁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韩寒表示,“在拍完《后会无期》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世上的能人数不胜数,你以为的极限,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所以,只有不停地进取,才能不丢人” 。

“赛车对我身上的软肋形成一种克制”

在如今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拍电影的时代,徐峥、赵薇、郭敬明这些“外行”导演们的成功,无疑令韩寒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我必须要感谢他们。从《泰囧》到《致青春》再到《小时代》 ,这些电影导演处女作无论口碑好坏,都取得了上佳的票房成绩。徐峥、赵薇、郭敬明们的成功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投资人会对新导演更加有信心,我由此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创作自由。 ”

但与此同时,韩寒也同郭敬明等“门外汉”跨进导演之门时一样,遭受了不少质疑与指摘。但韩寒不在乎,因为他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证明自己的胆量,就不要去责怪他人异样的眼光。“在练赛车之前,我遭受的是不解和嘲笑,但我现在是7届全国总冠军;在学游泳之前,我得到的是支持与吹捧,但我如今依然游不好。 ”韩寒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别人的眼光不重要,自己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子才重要。 “新人和老人,外行与内行,跨界和不跨界,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你做得好与不好,专业与不专业。 ”这就是韩寒式的自信。

后会无期》 7月24日公映后,韩寒就将回到赛车场,正式投入下半年的比赛之中。看起来,他似乎并没有将电影导演当成自己最重要职业的打算。“赛车不仅有趣,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往往比较敏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之中,而赛车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这会对我身上的软肋形成一种克制。 ”韩寒如是评价自己同样重视的另一份职业。

在《后会无期》片场,韩寒曾遇到过一个女粉丝,拿着一本书找他签名。韩寒低头一看,这本书的内页十分奇怪,再一看封面,果然是盗版书商冒他名做的假书,名叫《夜店》。韩寒正要告诉女孩真相,女孩却开口说: “韩寒,这是我读过你写得最好的一本小说,上一本《春心荡漾》已经不错,但读这本,我哭了好几次,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人生。 ”韩寒听完,默默提起笔,潇洒地签下了“韩塞”二字。

这不仅是一个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段子,更是韩寒愈发成熟心态的展示:既然生活如此黑色幽默,那么唯有“自黑”才是最善意的选择。

这样的韩寒,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