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自我批评会”别止于“揭短”辛辣冷汗

20.06.2014  14:15

原标题:“领导自我批评会”别止于“揭短

湖北省阳新县11名常委班子成员聚焦“四风”,当面锣,对面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比如,针对县委书记童金波,县长朱宏伟率先“开炮”——“你对县里一些长期积累的遗留问题、相对复杂的突出矛盾,处理起来有思想顾虑,不愿意触及深层次矛盾,怕影响自己的进步。”紧接着,政法委书记吴大洪也对童金波说:“上主席台前,提包别人拿,茶杯别人端,你知道会场底下的干部怎么看?难道你就不能自己拿一拿?

相对于以往机关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常常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回阳新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彼此“揭短”,让人看到了一些辛辣与冷汗,这种会议少了虚伪的空话与正确废话,而是直指领导干部的问题。种种“敲打”无疑会触动当事人,将起到怎样的效果,值得观察。

必须指出,让下属拎包、打伞、端水杯,首先反映出的是一种官气与架子。不难想象,习惯于摆谱的领导在面对群众时会怎样“为人民服务”。一旦干部在心理上自觉“高人一等”,其行政恐难接地气。至于不愿触及遗留复杂问题,说白了就是见困难就想躲。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尚且往后缩,下面的干部怎能向前进?

另外,一些批评还是经过“斟酌处理”。像是“你应酬太多,晚上开常委会时,常常看到你满脸红光,一身酒气。”晚上开常委会,而且还是“常常”,似乎表现出工作“废寝忘食”。但人们也要问:有多少紧急事务一定要在晚上商讨?白天都忙什么去了?干部应酬多、喝酒多,到底是吃公款,还是与老板“勾肩搭背”?这样的干部会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饮酒的规定吗?与三教九流交从甚密,会否涉嫌权力寻租?一些人试图修饰问题,却使旁人产生更多疑问。

指出问题并不难。事实上,群众对于类似的干部问题恐怕也有过微词。真正难的是,某些干部有没有诚恳改过之心。例如,即便某些干部因受外界压力而暂时自己拎包、端水,是否意味着其真的转念“人人平等”?希望独善其身、安稳升官的人,会因为旁人的批评而不惧掣肘、锐意改革吗?那些喜欢吃喝应酬、愿与老板干杯的干部,会因为批评而下基层与草根百姓交朋友吗?

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同样要警惕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批评与表面装样子。干部们能否镜鉴省察自身,而不是异变为相互指责攻击;不只是嘴巴上接受批评,而是将被批评时的如芒在背转化为自省改正的动能;既要明白权力是由群众让渡的,又要对权力与民众怀有敬畏之心……这些才是人们最关注的,也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核心。只有干部们的作风真正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人们才会说批评有实效、批了不白批。(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