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线风光无限 将过去的交通道“变身”旅游路

25.03.2015  18:21

               

   随着六六高速建成通车,水黄公路的车流量大幅下降,从每天4000台(次)减少到1700台(次),不再扮演六盘水至贵阳主要通道的角色。为减少水黄公路边缘化带来的影响,2014年11月,《水黄公路旅游策划草案》应运而生。

  《草案》中提到,将在水黄公路原有的基础上,建立CI形象识别、观景观光、酒店(汽车酒店)及村旅舍服务、景区快速通道、旅游配套产业、生态观景绿化、户外休闲运动体验、旅游信息、安全保障、道路设施特色十大支撑体系。同时,配套推出黄果树——郎岱古镇——廻龙溪(古镇、温泉)——梭戛(长角苗风情)三日访古探秘之旅、黄果树——郎岱——猴场——蟠龙——百车河——中心城区三日生态采摘之旅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把水黄高等级公路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1号旅游公路。

  从交通主干线到旅游专线,公路的性质改变了,沿线乡镇的发展思路、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会有所改变?

  因为紧挨着水黄公路,再加上适宜的气候、土壤环境,猴场乡“红心猕猴桃”远近闻名。仅2014年,就有800余吨猕猴桃经由水黄公路销往外地。

  “虽说六六高速开通的时间不长,对水黄路沿线的影响还不明显,但猴场乡作为紧邻水黄公路的乡镇,需要尽早扭转发展思路。除了单一的搞农业种植,还要将整个乡作为一个大的生态循环圈来打造,形成生态畜牧业与精品果业有机结合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同时利用好本地的民俗民风、秀美景色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徐兴友说。

  为此,猴场乡提出了“1123”工程,即“一园一心二点三带”。“一园”,即猴场猕猴桃产业园区;“一心”,即以猴场新型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孵化猕猴桃、黑山羊产业发展平台;“二点”,即补那布依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点和格支民族文化、御寒村寨点;“三带”,即水黄公路上半部“格支——幸路”猕猴桃种植带、水黄公路下半部“补那——猴场——红星——打把——小田坝”猕猴桃种植带、“双贡——火把——黄果树——幸路”生态畜牧养殖带。

  同时,还将对格支村喇叭苗寨、补那两个民族村寨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观光旅游食宿一体化发展。

  米箩乡2014年共收获猕猴桃1500吨,杨梅及桃李梨等精品水果16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6571元。

  “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是我们新的发展方向,此外,米箩乡还将建成俄戛、草果万亩猕猴桃园,铜厂万亩茶园及核桃园,将园区分成农业观光园、休闲度假型、自然生态型和民俗文化型等四个功能区,建成集古树、民族风情体验、生态农业展示、荷花池、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园观光园区。”米箩乡副乡长罗丽芳介绍道。

  据悉,截至目前,米箩乡已种植猕猴桃2.14万亩、茶叶0.8万亩、杨梅及桃李梨等精品水果1万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25个,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变农民为“股民”,变土地为资本。

  谈到未来的发展,罗丽芳说:“米箩乡还将对从乡里到水黄公路主路的部分进行升级改造,不仅要借助水黄公路运输功能,更要承接它带来的客源、商机。”

  水黄公路沿线的乡镇,面对着车流量近三分之二的下降,并没有惊慌,而是围绕自身比较优势,打造旅游专线,将过去的交通道“变身”旅游路。给看似边缘化的水黄公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