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女孩患病急需骨髓移植 其家人阻挠姐弟捐骨髓
原标题:多名志愿者愿捐骨髓救患病女孩
病床上的小林显得很虚弱,只能通过输血小板来维持生命。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前天下午,北京阳光骨髓库帮助小林(化名)找到6名潜在骨髓供者。20岁的厦门姑娘小林,去年4月被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而最好的骨髓来源是同胞兄弟姐妹。可是,4个月大时就被父母送给他人抚养的小林,想要亲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却遭到了拒绝。小林并未责怪自己的亲人,她觉得他们也有苦衷。幸运的是,小林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帮助,除了已找到的6名潜在骨髓供者外,还有近10名厦门志愿者前往医院,愿意捐献骨髓。
□病情
女孩患病急需骨髓移植
去年4月的小林,只要手指触碰到皮肤,就会出现大面积瘀黑。一个轻轻的喷嚏就会让鼻血喷出,血流不止。4月5日,小林到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只有3000个单位,而正常人有10万到30万个单位的血小板。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小林身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小林的主治医生李治峰说,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小林的主要症状是血小板极少,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血红蛋白含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这种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目前,小林还没有找到匹配的骨髓供者,只能定期通过输血小板来维持生命。
□求援
家人阻挠姐弟捐献骨髓
小林是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后埔村人。4个月大时,她被亲生父母送到无儿无女的养父林国强家。据生父黄国良说,小林出生时已有一个姐姐,他之所以把小林送人,是因为按照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黄家若再生一个男孩必须要交罚款。而且村里的迷信认为,把二胎的女儿送人,第三胎是男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小林送人后,黄家如偿所愿,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弟弟已经19岁。
因为两家相距不足500米。所以,小林在10岁左右就重新和亲生父母取得联系。小林的主治医生李治峰说,小林的姐姐和弟弟是最好的骨髓来源。
面对小林痊愈的希望,黄家的选择是拒绝让姐姐弟弟捐献骨髓。黄国良对于小林的要求起初表示很不理解。“我在外头打工就认识好几个人,孩子得的也是差不多的病,结果吃了一点中药就好了,根本不用骨髓移植。”在他的概念里,骨髓移植是将一个人的骨髓抽出来,然后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一个人的骨髓就那么一点,分给别人自己还能活吗?”小林的亲生母亲则从外面找来偏方劝小林,“你不要住院了,和我回家吧。我们吃点药试试看,不行就算了。”
小林前后请求黄国良几次,这让黄国良很反感,他发怒说:“你为什么这么怕死?捐骨髓是人家的自由,你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姐姐弟弟给你捐骨髓。你这样根本算不上我们家的人。”
小林的医生得知后,开始给黄国良讲解捐献骨髓并非他想的那样,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经过几次劝解后,黄国良开始反省说,自己之前不了解,以为小林是要自己家人的命,很生气,所以失去理智说了很多很重的话,很不应该。现在他和老婆才知道骨髓移植的意义,很愿意给孩子捐献骨髓。
但是,他们的骨髓属于低分相合(匹配程度低),医院不建议采用。黄国良说,大女儿已经出嫁,她的夫家担心,骨髓捐献会对未来生儿育女有影响,所以一直阻挠女儿捐献,甚至以离婚为要挟。小林说,姐姐来医院看过自己一次,但姐姐说她可能是怀孕了,不方便捐献。小林又给弟弟打过几次电话,结果弟弟推脱不愿意来,也没有兴趣谈及捐献骨髓的话题。记者试图联系小林的姐姐,但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黄国良的父亲则反对自己的孙子去捐献。小林的弟弟只有70多斤,十分瘦弱,经常生病。他爷爷担心,捐献完骨髓之后孩子的身体更差了。黄国良和父亲解释了很多次,但老人却讲出“你不要儿子,我还要孙子”“你不要让这个丫头害了我的宝贝孙子”这样的话。黄国良也不好再说什么。黄国良知道,在父亲心里,小林根本没有孙子重要,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挥之不去。记者提出和小林弟弟和爷爷见面,黄国良说两人已外出多日,且不知去向,他自己也没有着急寻找的打算。“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反正总会回来的。”
小林说,一家人都在农村,对这个病和骨髓移植都极少了解,她理解家人因不了解而害怕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