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高考高分考生畅谈生活:学霸的世界也精彩
罗起飞,全省理科裸分第一名,2014年高考取得693分的成绩。其中,语文132分、数学142分、英语136分、理综283分,系遵义四中高三(1)班学生。
文秋林,全省文科总分第一名,2014年高考取得704分的成绩,系遵义航中学生。
胡雅晴,全省文科裸分第二名,2014年高考取得684分的成绩,系贵阳一中学生。
何千雨,全省文科裸分第一名,2014年高考取得685分的成绩。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32分、英语144分、文综282分,系清华中学高三(9)班学生。
陈晓眉,全省理科总分第一名。2014年高考取得705分的成绩,系贵阳一中学生。
何浩然,全省理科总分第二名,2014年高考取得704分的成绩,系贵阳一中学生。
今年高考的6位高分考生昨日做客贵州都市网,跟网友一起聊学习、谈生活、畅想未来。他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提醒,学习不能盲目模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
访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互动的帖子被盖到了441楼。
最后,“学霸”们向正在努力的学弟学妹们送上寄语:“加油吧少年!”
认真回答网友问题
虽然是今年高考的佼佼者,不过这些高分考生们没有一点架子,都很认真地对待这次跟网友的交流活动。
文秋林已经很久没有上网了,对于打字不是很习惯。不过,他一点不嫌麻烦,认真回答网友每个问题。打字的时候,他头都快要埋到键盘上,用两根手指慢慢戳。
有的问题,比如学习方法,他还会摸着脑袋思考一会再打字。
活动是早上9点开始,但是此前的10分钟,陈晓眉还被堵在路上,很着急。最终及时赶到,她才舒了口气。
何浩然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他回答网友们的问题像做卷子一样认真,“因为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
志愿填报还没确定
线上的“贴吧”,大家交流得热火朝天。而线下的访谈室外,还有两道特殊的风景。他们是北京大学招生组和清华大学招生组的老师,此前一天,他们和“学霸”们已经有了接触。
为了招生,他们各自都下了“血本”——请来在校的师兄师姐,向学霸们亲自解说自己的大学生活。
师兄师姐耐心地等在场外,准备在活动结束之后再向学霸们介绍自己学校,同时解答他们关于专业问题的疑问。等候在外的家长们也开始聊起来,大都咨询奖学金政策以及专业问题。
尽管高校在努力将高分考生网罗到自己的学校,但是这几位高分考生大多数对于志愿的填报都还不太明确。
何千雨表示,填哪所学校“还没决定”;文秋林也说,“因为对文科的专业都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没做选择。”
而陈晓眉虽然还没选定学校,但是对于专业则有了一定打算。“应该会在经济类”,在她看来,选择专业,喜欢是一方面,还要考虑就业和家庭因素。“现在的就业形势挺严峻的。”
“学霸”也爱世界杯
文/本报记者李盈刘佑清图/本报记者刘婷婷
这些天世界杯正在举行,看世界杯也成了许多考生考试后的放松方式。何千雨似乎是个球迷,考完试就开始看球,因为“等了四年了啊!”
她还跟网友讨论访谈前一天晚上的球赛,说自己“看了阿根廷对伊朗的比赛”,不过由于白天分数发布,她比较忙,到了晚上比较累,“看了一点,然后就睡着了,不过梅西的绝杀很漂亮!虽然整场都在散步。”
不过,相比于何千雨这个女球迷,罗起飞和文秋林这两个男孩子反而对球赛不是特别感兴趣。“球赛太晚,所以几乎都没看过。”罗起飞说。
理智对待早恋
除了学习方面的问题,网友们都很“八卦”地想要知道“学霸”们的感情生活。
一开始,对于这个问题,这些高分考生们都选择“视而不见”。比如陈晓眉,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回答。“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
后来,在网友的一再追问下,同学们才开始陆续回复。
罗起飞属于“直爽派”,对于这个问题,他表示,“我还没有,曾经有一份……哈哈,其实早恋也是因人而异吧,有成绩下降的,也有打鸡血突飞猛进的。”
而胡雅晴则表示,网友问的是考生们个人的感情问题,她很聪明的模糊了这一点,回答“感觉看个人情况定。身边也有早恋不影响学习成绩的事例。”然后还提醒大家,“但是都要考虑清楚,现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她自己,她透露,“没有啊,没碰到合适的。”
而文秋林则觉得,高中还是不应该早恋,因为学业比较繁重,时间比较紧迫,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何千雨认为,应该“选择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然后随遇而安不好吗。”
父母教育影响深远
能考得到高分,除了自己的努力,“学霸”们一致认为,这与家庭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在胡雅晴看来,学习靠自觉,但是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很大帮助。“主要在恒心的培养,个人品德方面吧。我父母除了照顾我之外,比较尊重我自己的意见。我可以跟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同时,他们从小也会给我设立一些规定,比如只要自己选择的事情就不能放弃。”
何千雨的爸爸是高级工程师,妈妈是普通职员。她认为,父母是自己第一位老师。“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哈哈,爸爸妈妈给了我很多自立自主的机会。”
文秋林父母以务农为生,他觉得,家庭教育和自己的学习是有关系的,主要是生活上的帮助。“父母在学习上的事都不是管得太严格,主要是鼓励性的教育。比如考试没考好,都不会责怪我,叫我下次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