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知名高校近百名代表安徽凤阳探秘“明中都”
明中都遗址
人民网凤阳4月17日电(韩震震 马顺龙)明中都皇故城坐落于淮河南岸、凤阳县新老县城之间,总面积曾比北京故宫大12万平米;号称明代第一陵的明皇陵,安葬着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亲人,其亲自撰文的皇陵碑至今已经历600多年风雨;位于县城中央的明中都鼓楼,“万世根本”四字分外醒目,内部一字一画都容易让人陷入对明文化的沉思……
4月16日,一场不期而至的风雨,没能阻挡住苏鲁皖三省13所知名高校近百名团干、学生代表的脚步,他们应邀参加由凤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旅游)局承办,凤阳县大明旅游集团公司协办的“游中都 读明史”研学行活动,共同感受素有“明帝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美誉的凤阳的魅力。
4月16日上午10点30分,活动在凤阳县博物馆拉开帷幕,凤阳历史文物、钟离古国、大明中都等展厅内珍藏的大量文物,让人一窥大明朝曾经的繁盛。
“提起凤阳,我就会想到大包干,并不知道这里是朱元璋的家乡。这里关于明朝的历史文化,让我收获很大。”参加研学行活动的中科大研三学生马同学说。
4月16日、17日,高校团干、学生代表先后参观了规模庞大,神道石像数量众多,雕刻精美绝伦的明皇陵、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被称为华夏第一谯楼的凤阳鼓楼、与朱元璋有着深厚的联系,中国著名皇家寺院龙兴寺、朱元璋在家乡修建的明朝第一座都城——明中都城遗址等。
此外,大家还走进明中都凤阳文化大讲堂,听国内权威明史专家毛佩琦解读明朝那些事儿,并观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凤阳花鼓、凤阳民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凤画。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首批13所知名高校团干、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游中都 读明史”研学行,是凤阳县经过反复筛选、精心设计、谋划打造、体现“在游中学、在学中乐”的学子“导航计划”,既能提升凤阳明文化的影响力,又能加深游客对凤阳历史文化的了解。此后,该县还将向全县中小学生和周边各高校学生推广“游中都读明史”研学行,并整合、梳理、利用境内研学旅游资源,全面启动“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