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高等职业学校自行设置专业方向”

27.11.2015  01:40

接地气 赵顺清 绘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其中,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当下,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高等职业学校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当地实用人才,创造人力资源红利,从而更好服务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之一,也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自行设置专业方向应体现主动适应,服务发展,科学规范,体现特色,加强衔接等基本原则。在自行设置专业方向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够科学规范、不能完全体现专业内涵,或需根据相对应的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而调整的专业,要进行更名;对于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要进行合并;对于专业布点较少、招生规模过小,或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定位的专业,要淘汰取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主设置专业方向真正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更加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辽宁 武海义

自行设置”并非一放了之

今年10月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就有规定,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所以说,除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外,贵州要求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既符合规定,好处也不少。

不过,自主设置专业,并不是绝对的“自主”,一放了之,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因为在上述管理办法中同样有规定,比如有翔实的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有科学、规范、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辅助人员,且“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一定比例;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有保障开设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等等。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学校在自行设置专业方面,更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把好关,防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在缺乏办学条件、市场考察、社会调研的情况下,盲目、胡乱地设置专业,导致既不利于促进就业,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贵州 吴礼建

有利于更好地对接市场

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的是技术人才,因而市场的需要则是其参照的“晴雨表”。专业方向的设置,自然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求什么人力资源,短缺何种技术人才,学校就要根据需求进行培养,以达到供需对接的基本要求。

同时,就业作为一项民本工程,应当是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的基本前提。多年前,教育部表示,全国普通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透过此不难看出,对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教育部已经给予了其充分的自主权,也是让其摆脱专业设置行政化的必然选择。

即便是国外的名校,也没有百年不变的专业。虽然“大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格,而不是人力”。然而,没有人才作为基础,也就没有人格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恰在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力,也应做好与市场的充分对接。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遭遇瓶颈,就在于严格的专业控制和审批程序下,导致培养和使用环节脱节,职校培育未能遵循市场规律。基于此,给其以专业设置充分授权和松绑,让其发挥自由灵活的作用,是出于对市场的敬畏与尊重,也是改革放活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具体体现。 四川 唐伟

接地气

更有底气

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就业,而就业率高低与专业设置是否接轨市场有重要关联。笔者认为,高等职业学校只有根据各自办学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自行设置接地气专业,人才培养才更有底气。

如何才能更好接地气?笔者建议:

一是融合性。以产教融合为主轴,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强化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促进专业设置的科学化。

二是灵活性。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要紧紧盯着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优势来进行调整。

三是实效性。加强与重点专业关联度高的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职教试点,既要使学生掌握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贵州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