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从“准”字入手 对症下药开展扶贫工作

07.12.2015  11:54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7日电  为实现到2020年全县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黄平县决定从“”字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对症下药开展扶贫工作。

    清查核实全县辖区内的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贫困人口核查工作。要求各乡镇和部门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全面普查和核实,逐户逐人彻底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对尚未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或者因病返贫的贫困家庭,一律补充建档立卡,确保贫困人口一人不漏,准确无误。探索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小康台账”模式。推广旧州镇寨碧村在困难群众家庭里建立台账和一户一档的专项档案方法,把小康创建精准到户到人,

    拟订四种帮扶渠道。紧密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对贫困人口主要按照“四个一批”进行分类帮扶。即: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实施国家保障房及廉租房建设,以及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安置一批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建筑建材业、山地高效农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产业园区等,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搬迁安置一批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国家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一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帮扶。采取因地制宜、因乡镇施策、因村施策的措施,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资源特点等,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整乡镇帮扶、整村和整组帮扶方案,并记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同时,还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分别制订不同的帮扶方案。如对想外出务工家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想发展种养殖业家庭,提供技术指导和小额贷款扶持;对居住环境较差的家庭,实施移民搬迁;对无劳力家庭,实施低保倾斜;对孤寡老人家庭,动员进敬老院集中供养等等。

    明确脱贫目标。要求到2019年,全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实现“减贫摘帽”,全部贫困人口(不含民政兜底部分人口)脱贫,达到国家标准脱贫目标。

    落实帮扶责任。贫困乡镇由州、县两级单位和干部负责;贫困村由县乡两级单位和干部负责;贫困户由“321”个案帮扶干部负责,确保每个贫困乡镇、贫困村都有责任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记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