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九项举措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华网贵阳3月18日电(通讯员 潘俊杰)黄平县把旅游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突出抓好大旅游战略行动,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等引领性服务业,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一是抓紧组织对全县旅游资源开展一次全面摸底排查,高起点制定实施山地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以塑造“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为品牌,进一步打造“神秘且兰•古韵旧州•养生黄平”品牌,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二是加快山地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打造朱家山森林公园等高水准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旅游精品,建成旧州古城文化旅游景区等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全省山地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山地旅游精品线路、跨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跨省黄金旅游线路。
三是加强本土旅游商品开发,实施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培育泥哨、刺绣领带、民族银饰、蜡染画等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形成旧州牛老大、且兰香米、且兰三宝、黄平太子参等一批由地域标志性商品、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构成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把旅游商品开发与脱贫攻坚、现代山地农业、特色食品工业结合起来,每年开展黄平特色旅游商品品牌评选活动。
四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管理服务标准化、品牌化,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最佳旅游景点、最佳旅游线路、最佳旅行社、最佳导游、最佳旅游饭店、最佳农家乐、最佳旅游商品等行业先进典型。健全县级旅游执法机构,加强旅游市场秩序和价格管理,打击欺诈游客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加大旅游策划营销力度,办好用好黔东南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黄平县第四届且兰文化艺术节、迎接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高水平策划《巫卡调恰》等一批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持续提升黄平的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把全州第四届旅发大会作为资源整合与宣传促销的平台,让境内外人士、新闻媒体聚焦黄平。投放旅游消费券,对一次性或一段时期内组织国内外游客赴黄平旅游达到较大规模的机构给予奖励。
六是壮大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设立黄平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引进一批大中型优强旅游企业集团,鼓励县属优强企业进入旅游业,做优且兰旅游公司等一批区域性骨干旅游企业,打造且兰旅行社等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旅行社和星级旅游酒店。
七是建好用好“智慧黄平旅游云”,把大数据应用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基本引擎,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本土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升,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全程、全域、全覆盖。进一步整合旅游、交通、环保、气象、金融等部门和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单位的数据资源,完善互联网旅游信息发布、沟通、交易和支付功能。
八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干线公路、黄平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旧州古镇、舞阳湖、飞云崖、野洞河、朱家山、浪洞温泉等景区建设,改造提升景区内部交通设施。加强自驾游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
九是深入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健全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和大景区管委会体制,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快完善山地旅游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力争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确保2016年接待游客量15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95亿元。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