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加快发展四种旅游业着力打造观光度假胜地
新华网贵阳4月22日电(通讯员 吴林)近日,笔者从黄平县相关部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为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目标,黄平县将充分发挥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大交通区位优势,以“神秘且兰、古韵旧州、养生黄平”为品牌形象,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向前发展。形成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黄平县将依托当地多样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积极打造“走进黄平、回味且兰、看遍贵州”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形成以山水观光为基础,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旅游为导向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把黄平县建设成旅游经济强县和“凝练古国风情、缩影贵州美景”的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康体旅游,加快培育和融合发展户外运动、健康养生、休闲农业、科普探险、演艺娱乐等新兴旅游业态,全力打造黄平旅游升级版,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和全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力争达1500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力争150亿元。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积极构建“三区、两线、多点”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县城-旧州古镇-浪洞温泉休闲文化旅游线,县城-飞云崖-谷陇苗族文化旅游线,县城-野洞河-上塘朱家山原始森林漂流森林康养精品旅游线。重点完善提升旧州古城文化旅游区、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朱家山森林公园三大核心精品景区,深度开发浪洞温泉和野洞河景区,充分利用旧州机场开发低空飞行项目,将旧州打造为全州、全省的通用航空基地。积极推进大湾山原始森林、大高山杜鹃花、谷陇翁干洞瀑布群等景点的开发。联合施秉县共同开发上舞阳河景区,规划建设旧州沿舞阳河至施秉观音岩旅游线路。力争建成3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州古城、飞云崖、重安三朝桥、岩门司等古建筑为依托,进一步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同时,围绕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全面挖掘中国传统村落、民族传统节日等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加大革命老区建设,努力促进旅游业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和谐共融,用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一批集民族文化观光、特色休闲度假、原生态体验、生态农业观光和节事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升谷陇“九.二七”、飞云崖“四月八”等民族集会的影响力,吸引四海八方游客到黄平旅游。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旧州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浪洞森林温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重安望坝、枫香、塘都和谷陇山坪、岩门司、大寨、苗陇、平寨、新华等民族村寨建设;建成新州东坡村,旧州寨碧村、草芦坪村、川心村、文峰村、寨勇村,重安清水江村、黄金村,浪洞温水塘村,野洞河野洞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力争建成10个全国或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引爆乡村旅游发展。
大力发展康体旅游。以“一江两河”(重安江、舞阳河、平溪河)、“四路”(凯里-余庆高速公路、凯施、黄湄公路及余凯高速黄平北与安江高速纸房连接线公路)观光农业带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野洞河千亩桃花基地、新州干板桥千亩樱花基地、新州横坡和旧州山帮千亩以上蓝莓基地、新州东坡万亩白芨基地、旧州舞阳生态园,旧州老机场、冷屏山原草等,加快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区、健康养老基地、健康保健疗养中心、健康药食材基地、户外运动和康体健身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建设县城体育馆和田径运动场、旧州体育馆和田径运动场,积极发展康体运动产业。力争每年承办一两项省级和国家级体育赛事项目,吸引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到黄平观光旅游。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