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郑州段半月溺亡20余人 母亲河为何屡夺人命

19.08.2015  11:36

  进入暑期,每天都有数百人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水域游玩

   黄河戏水之殇 郑州段半月溺亡20余人

   救援难、无人管,专家建议加大旅游开发

  人民网郑州8月18日电(徐驰慎志远)20岁的王越脸朝下,四肢僵硬,静静地浮在逐渐冰冷下来的黄河水中,身上穿着几小时前刚买的泳裤。一旁的浅滩上,王越的父亲疯了一样往儿子身边冲去。被阻拦后,这个40多岁的中牟汉子瘫软在泥水中,哭得撕心裂肺。在距离王越尸体10米左右的浅滩中,仍有游客带着孩子戏水,不远处一对年轻情侣在河水中自拍。

  这是8月16日下午6点15分的黄河岸边。此时距离王越溺水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半天前,他跟同村年龄相仿的伙伴来到黄河花园口景区游泳。下河时的四个伙伴,如今只剩下两人在河滩上对着尸体发愣。比王越小一岁的王庆,仍然沉浮在浑浊的河水中,不见踪影。

   疯狂:黄河郑州段半月连吞20余人命

  王越的遭遇并非偶然现象。据河南本地地媒体的不完全统计,自8月2日至8月8日,黄河郑州段溺亡人数高达17人。9日又溺亡1人,加上16日溺亡的2人,黄河郑州段半月内仅见诸报道的溺亡人数就有至少20人。

  在河南连日的高温下,近在咫尺又不花钱的黄河滩成为了不少人避暑戏水的首选。在救援队打捞王越尸体时,这片滩区仍有两三百人在游玩戏水。当地商户介绍,入暑以来这里平均每天都有几百人游玩,周末能超过一千人次。

  记者随机询问几名带孩子的游客,“在黄河里玩儿,不觉得危险吗?”多数人都持有同样的心态:“我们玩儿的地方水浅,只要在河滩,不去水深的地方,出不了事儿。

  事实上这正是黄河凶险的地方。王越幸存的一名同伴表示:“我们不会游泳,就想着在浅水区玩儿,没想到走着走着突然变深了,人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郑州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说:“黄河河底是大量沙土淤积。在河边,这些沙土随时都会被水冲成陡崖状。不少人看着认为水浅,下水蹚蹚没事。其实黄河流速很快,冲刷力会改变水下的面貌,这会儿你站着的地方是个埂,一会儿就成为一个坑。

  他介绍,黄河水下就像山地一样,有高山有深谷。人下去很容易掉入深沟,最深的有四五米深。一旦进入主河道,还有很多大坑,掉进去基本生还无望。

   无奈:救援就是捞尸体

  救援难,是黄河屡屡吞没游客的另一重要原因。

  王越遇难的地方靠近花园口黄河大桥。在这附近大片的浅滩中,数百人像“下饺子”一样在黄河中嬉戏。然而,记者仅在河岸一处角落,看到“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牌子,除此并无任何安全设施。

  附近的船家告诉记者,牌子是村里竖的,但从来没人当回事。这里是游客自发形成的游玩区,因此无人管理。几年来始终没有专门的救援队伍,以及救援船只。一旦出现溺水,只能依靠“外援”。

  郑州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救援队就是黄河郑州段溺水救援的主力。队长牛振西说,入暑以来,他和队员们几乎一天都没闲过。然而今年以来,他们参与了20多起水上营救,生还人数只有“2”。

  “对于黄河,很多时候说是救援,其实就是来捞尸体。”牛振西说。他表示,溺水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算被救出时有生命体征,溺水者也很可能成为植物人。“我们接到110或者119转过来的电话,赶到现场来,基本上人早就沉到水底了。

  这段时间,每个工作日队员们会轮着救援。周末所有人都到黄河岸边呼吁市民不要游泳,并尽可能的巡逻救援。这支民间队伍,每一次救援都是义务的,产生的费用由队员平摊,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也没有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因此救援设备十分有限。

  相比民间的救援队的“无奈”,另外一些可能挽救王越生命的群体,身份则更为“尴尬”。他们就是在黄河岸边屡禁不止的“渔家乐”及游船。

  靳伟在岸边经营一艘快艇,每天都要带着游客在黄河上兜风。他的船救下了王越生还的两名伙伴。一星期之内,他已经先后救出了8位落水者。

  “这附近溺水的事儿太多了,平均每天都得有两三起。我们只要第一时间发现,救回来的几率就很大。但我们也要做生意,有时候船正好不在,就只能干着急。

  这里的渔家乐老板和快艇的经营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救落水者的经历。然而他们的经营本身却是被明令禁止的非法行为。

  在黄河郑州段,类似这样游客自发聚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地方还有很多。媒体梳理,几年来溺亡游人最多的有六个地点:武陟浮桥附近、南裹头附近、黄河铁犀处、黄河扒口处、原阳浮桥处、黄河二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