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信合:“贷”动农民敲开致富门

24.10.2014  18:16

    贵州黎平农信社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小额贷款缓解当地农民资金短缺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想发展无资金,想致富无门路”的困境。“”信贷已发挥“”作用,成为该县农民敲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农民喜念“种瓜经” 农信社为民铺就“甜蜜路

    返乡农民工吴金培是尚重镇育洞村人,也是该村率先从事大棚无籽西瓜种植的创始人。据了解,他之前十多年都在福建从事种植大棚无籽西瓜,在工作中学到了过硬的培育和种植技术。回到家乡后,曾到榕江尝试规模种植,虽然取得成功,但他考虑到毕竟是在他乡发展,随着土地租赁和劳务成本上升,效益还是不太理想。咋才能摘掉这穷帽子?咋才能为自己和乡亲们探索出一条致富路?曾是一直困扰着吴金培的问题。考虑到育洞与榕江山水相连,土质情况都差不多,他们地里能种无籽西瓜,我们这儿也应该行。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变成了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农信社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黎平百亩大棚蔬菜瓜果基地合作社。并拟定了统一品牌、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土地增值率和利用率。

    据吴金培介绍,在信用社的大力扶持下,今年春季大棚西瓜的种植面积达140余亩,由于育洞村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西瓜长势良好。实行科学管理,亩产7000斤至10000斤,每亩创收15000-20000万元。

    尚重信用社主任吴仁亮说:今年信用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农信社立足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大对特色种植业支持力度。吴金培通过“抱团取暖”方式,组建百亩大棚蔬菜瓜果基地合作社,开创了规模种植致富道路,有效地带动家乡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农信社还将大力支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致富带头人,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作贡献。

     小作坊大市场 灯饰加工点亮致富路

    今年春,育洞村农民吴福锦申请贷款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办的小型灯饰加工作坊。顺着育洞村一条小公路,走进吴福锦并不起眼的灯饰加工厂。说是加工厂,其实就是一个家庭小作坊,然而里面摆放的灯饰,其造型艺术、工艺水平却让人眼前一亮。通过了解情况得知,这些灯饰是为尚重镇洋洞、育洞、盖宝等村新农村建设,亮丽工程定制的,按要求每家挂两个计算,需求量为3000只左右。

    据吴福锦介绍,他是通过办理“摇钱树”贷款卡。由于想到要照顾家人,便不想外出打工,自己是学木工的,揽上这个工艺活后,很有信心做好,第一批成品出来后,政府和群众都很满意,销路不成问题。”

    经交流得知,吴福锦为人勤劳、不怕吃苦,所加工的灯饰做工精细,货真价实,有的外地买主还上门来购买,市场前景广阔,产品供不应求。初步尝到甜头后,家人也积极投入到加工作坊中。“按照一副木制灯具140元计算,利润率在30%左右,一年收入10多万,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吴福锦自信的告诉我们。(陆书明 吴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