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围绕旅游惠民生做生态农业文章

19.05.2015  17:53

               

本报讯   5月19日笔者从黎平县获悉,该县围绕旅游抓农业,以“三大省级农业园区”为核心,突出“两茶一药一特”,大力实施山地高效现代农业。

据了解,该县突出发展稻(荷)鱼生态种养、中药材、油茶三大产业,积极推进“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

2015年该县多方筹措资金1.05亿元,在全县25个乡镇发展稻(荷)鱼生态种养面积达12万亩,每个乡镇至少创办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1个,重点在百里侗寨、中路突破等旅游村寨实施示范点、培育鱼苗场,扶持5户销售稻鱼为主的农家乐或农庄;实施艾纳香、钩藤产业基地新建设2万亩,新建示范点2个,以水口芳香药业园区为中心,主要在水口、肇兴、龙额、地坪、永从等乡镇实施,重点扶持宏宇芳香药业,在肇兴建立休闲、度假、康体为一体的养生馆;新建油茶基地1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1.5万亩,重点在高屯、水口、洪州、龙额等乡镇(街道)实施,重点扶持黔香园油脂公司、黎平霞宇油脂公司、侗乡米业等企业,积极申报“黎平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省内外开辟“黎平山茶油”市场。

力争到2017年,实施稻鱼生态种养面积达20万亩以上,渔业增加值和水产品产量增加10%以上,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达10.5万亩,实现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油茶基地超过26.5万亩,实现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

通过实施稻(荷)鱼生态养殖、花卉观赏等形式,提升景区、景点的艺术性、观赏性和体验性,丰富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

建立“一个产业明确一套工作班子,一个部门负责,制定一个工作方案,研究一套工作措施”的工作机制,设置稻(荷)鱼养殖工程、中药材种植工程、油茶产业、品牌建设4个工作实施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在人才、技术、用地、资金、品牌等方面给予保障,为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目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