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用侗族大歌唱响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新华网贵阳5月27日电(通讯员 那志奎)虽然71岁高龄,黎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品仙总是闲不住。只要自己的家乡三龙小学举办文艺活动,总不免有她的身影。因为对唱歌太热爱了,不到学校来教歌,她闷得慌。
“教歌是我一生的追求,侗族大歌,是享誉全世界的文化品牌。决不能断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我有义务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吴品仙说到。
1945年,吴品仙出生于黎平县永从镇三龙侗寨。这里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素有侗乡“歌窝”、“歌海”之称。她从小受侗族大歌熏陶,练就了天籁般的嗓子。1959年,吴品仙被选送到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从事较为专业的侗歌演唱。后来又被选送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任侗族大歌演员。1964年12月,思乡心切的吴品仙从中央民族歌舞团调回黔东南州歌舞团工作。1966年,受文革影响,吴品仙离开黔东南州歌舞团,回到了家乡三龙,这次回来她再也没有回去。
“我是鱼,侗寨是水。鱼离不开水,我离不开侗寨。脱离了侗寨的环境,侗族大歌变成了无源之水。我很庆幸,我的一生能在侗寨中与侗族大歌朝夕为伴。”吴品仙语带自豪。
现在,无论农忙还是农闲,每到晚上,吴品仙与她所在歌师班的40多名侗族妇女聚在一起演唱侗族大歌,这些年来,她培养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
吴品仙能够顺利地从事侗族大歌传承和保护得益于背后有良好的政策扶持。多年来,为做好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和科学的开发,黎平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对侗族文化的保护,建立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全面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加大对侗族文化发掘、抢救、整理;深入开展民间办节活动,提高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用生态的理念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和表彰民间艺人;建立侗族文化普查和保护机制。并率先启动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黎平县出台了《黎平县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方案》,组织人员对侗族音乐、建筑、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建设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使侗族文化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出台《黎平县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中对侗族文化保护的实施意见》、《黎平县民族村寨保护暂行办法》《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管理办法》《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使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侗族大歌的学习和演唱活动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黎平县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区黎平县岩洞镇已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
目前,黎平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1项,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0个中国传统村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人。
自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后,黎平县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切围绕旅游、一切为了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措施,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有机农业、中医药、养生养老、特色健康餐饮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创造性地将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了肇兴--政府主导型、天香谷--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型、堂安--省地联合推动型、地扪--民间博物馆助推型、铜关--腾讯公益基金推动型、蒲洞—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型、黄岗--社区自我发展型、侗族大歌--企业引导型等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样板。
在A级景区群打造、精品旅游线运营、“乡村旅游+”模式、旅游资产运作、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承载力和目的地打造、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旅游品牌塑造上取得突破。靠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串点成线、联线成面、融合发展。做到景观亮丽化、文化独特化、建筑民族化、商品特色化、餐饮绿色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精细化、发展持续化。2016年,黎平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增长45%以上,游客接待量300万人次,增长43%以上的目标。到2020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将达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