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第四包干责任组赴黔东南等地督查推进商务目标任务工作情况
根据
《关于决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商务经济目标任务的通知》,厅第四包干责任组制定了
《全省商务系统商务指标完成及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方案》。
10月20日至23日,受黄筑筠总经济师指派,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黄献喜处长带队,市场体系建设处、酒类流通管理处等内外贸相关人员一行5人赴黔东南、六盘水和毕节等地对各地商务指标完成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察。督查工作主要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黔东南州商务局张文贵局长、杨德才总经济师,六盘水市商务和粮食局雷邦元局长、李佳军副局长、张春华总经济师,毕节市商务局蒋才勇副局长、王显斌总经济师和相关科室和部分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当地大型超市、中石化、中石油地区分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一、总体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9月黔东南州实现180.94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3.34%;六盘水市实现211.91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9.2%;毕节市实现222.9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3.25%。
外贸进出口总额:1-9月黔东南州完成5571亿美元(进口1481万美元,出口4090万美元),同比下降75.6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5%;六盘水市完成2.68亿美元,同比下降42.5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7.0%;毕节市完成17572万美元(进口770万美元,出口16802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24.1%;
实际利用外资:1-9月黔东南州完成18845.47万美元,同比增长31.1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2.38%;六盘水市完成5751.66万美元,同比下降77.8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24%;毕节市完成5588.85万美元,同比下降36.4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2.49 %。
(二)
安全生产情况。各地商务部门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安全生产通知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认真抓好隐患排查工作。黔东南州政府成立三个工作组,在8月17-31日期间对全州经开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油库、加油站、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等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抽查企业49家;六盘水市商务局专门成立粮食行业检查组,于8月17-19日对全市中央储备科、省级储备科等进行大范围检查,对直属2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要求自查面达到100%;毕节市商务局对粮库、油库、加气站交易市场等进行督导60余次,排查出安全生产隐患127条,现场整改121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
社消零指标增速放缓。从数据上看,三地社消零指标基本在11%左右,完成全年社消零总额目标任务难度不大,但与往年相比,呈现增速回落状态。以六盘水为例,2011年增速为20%,2012年为16%,2013年为14%,2014年为13%,主要原因:一是煤炭、钢铁、酒类及高端餐饮等行业呈负增长,同时受网购分流影响,零售业增速回落;二是限上企业培育难度较大。由于企业法人与个体工商户在纳税方面有很多差别,个体工商户不愿转为企业性质,培育入库企业难度较大。1-9月六盘水新增入库企业17家,黔东南10家,毕节35 家。
(二)
外贸进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滑。从数据上看,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明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较大,实际利用外资除黔东南州外,六盘水和毕节同比都下降明显。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企业投资规模收缩,外贸进出口企业落地率低,难以形成增量;二是受总部经济模式影响,间接出口业务数据外流;三是出口品种单一,总量小,缺乏有出口实绩的龙头企业。
(三)
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一是违规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加油加气站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汽油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设施维护不到位等情况;二是商贸流通场所存在消防通道窄、缺乏促销应急预案、安全意识不强等情况;三是执法人员不足,导致执法检查面窄、常规执法活动不能开展等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督察组结合检查的情况,按照“任务不降、目标不调、力度不减、政策不变”的总体要求,要求各地以完成目标任务为导向,进一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倒排目标,明确责任,发扬百米冲刺的精神,负重前进,强力推进四季度工作。
(一)紧盯目标,增强信心。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积极做好沟通协调,认真做好指导服务,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形势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行精细化调度;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县区统计监测,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指导,帮助扩大业务规模和总量。
(二)挖掘消费潜力,扩大市场消费。积极引进大型连锁百货、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抓好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上限入统,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年底消费旺季,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挖掘消费热点,拉动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
(三)抓好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强化存量外贸企业的服务,支持企业用足用好外贸鼓励资金,培育外贸进出口新的增长点,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外贸进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主体,加大外资投资力度,加强与外资企业联系,帮助外资企业尽快完成增资,建立利用外资项目库,超前谋划利用外资重大项目。督察组希望各地要加强和厅外资处和外贸相关处室的工作对接,提早谋划和安排好有关推进工作。
(四)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重要节点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查整改。全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