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即将下闸蓄水

06.07.2015  15:59

      5月6日,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吴玮做客省人民政府网,介绍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有关情况。据吴玮介绍,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已经具备下闸蓄水条件,即将下闸蓄水。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首个大型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是西部大开发贵州省的标志性工程。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涉及贵阳、安顺、六盘水、毕节和黔南5个市州、10个县(区、特区)。据悉,黔中水利枢纽由水源工程、灌区工程、城市供水工程3大块组成,主要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县乡供水、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

  黔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贵州的战略要地,是贵州省城市最密集、人口最集中、交通最发达、工业基础最好、耕地资源集中成片的地区,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处于贵阳—安顺—六盘水经济大动脉中心区域,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心区,也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在贵州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该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宽缓山脊、两江分水岭河源地带、岩溶强烈发育的山区,具有山高谷深水源低、雨多水少不易蓄、坡陡土薄函水弱、旱灾频繁单产低等特点,水资源开发难度大,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可利用的水资源非常紧缺,加上水利投入长期欠帐,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问题较为突出,工程性缺水成为制约黔中地区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贵阳市2020年城市供水,贵安新区部分供水,以及六枝、普定、镇宁、关岭等7县42个乡镇51.17万亩农灌用水、5个县城和36个乡镇供水、农村41.8万人和31.5万头牲畜饮水,年调水量达5.5亿方;二期工程涉及贵阳、安顺和黔南州,主要是解决贵阳市2020—2030年新增城市供水,以及镇宁、平坝、长顺等4 县部份区域的农灌用水和人蓄饮水,年调水量1.91亿方。

  “工程全面竣工后,长期以来制约黔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吴玮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黔中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是持续发展水利项目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设施工程,对于改善民族地区生存、遏制区域水环境继续恶化、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介绍,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各体系运行良好有效,工程质量及安全均处于受控状态。不久前,枢纽工程刚刚通过了蓄水阶段验收,共验了78个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为82%。评定的单元工程7302个,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87.5%。吴玮告诉记者,黔中水利枢纽是一个157.20米高的一个大坝,总库容接近11亿立方米,按照规范和水规总院对大坝安全鉴定做的要求,需要分级蓄水,并需要进行各种原型观测,以及对大坝和防渗帷幕要有一个检验的过程,因此需要历时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蓄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