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水利枢纽:飞堑穿洞创奇迹

17.09.2015  10:03

讲述人——罗亚松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黔中设计处主任工程师罗亚松,看着自己的设计从图纸变成现实,对他来说,是最大的享受。 罗亚松介绍,黔中水利枢纽一期输配水工程总干渠全长63.4公里,渠首设计输水流量为每秒22.742立方米,相当于每83秒就灌满一座标准游泳池。 总干渠在输配水工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平寨水库的水引入镇宁桂家湖水库,经泵站提水后再送入桂松干渠,最终进入贵阳市松柏山水库。 两干渠通过管渠系统,向沿线9县、49乡镇及贵阳市主城区供水,受益人口众多,是黔中地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总干渠沿线地形起伏大,沿途跨越大量沟谷河槽、交通线路,布置了各种类型的输水建筑物,共有34座渡槽,17条隧洞及2座倒虹管。“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总干渠的突出特点是渡槽型式多样、设计建造难度高,渡槽设计建造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罗亚松说,34座渡槽囊括几乎所有的渡槽型式,还有不少全国首创的渡槽结构型式,可以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渡槽博物馆。 在设计建造难度上,总干渠众多渡槽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比如徐家湾连续刚构渡槽,单跨达180米,槽身距离地面最高达90米,设计承载能力是同类公路桥梁的3到4倍,这样的结构开创了渡槽设计和施工的全新领域;龙场渡槽则是世界上单跨最大的拱式渡槽,跨度达200米,距离地面最大高度130米,采用预制节段吊装法施工拱圈,节段吊装重量达240吨,在国内尚属首次。 罗亚松介绍,作为设计方,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采用先进的建模和分析手段,联合科研院所和施工单位,实践应用了大量先进技术成果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如大跨连续刚构渡槽、大跨拱式渡槽、大跨简支预应力渡槽设计建造技术。 这样,便系统性地解决了水利规划设计中高山峡谷地区长距离输水技术难题,一些以前仅能停留在纸面规划上的工程,具备了实施的可能。(编辑:黄锋 王浪 审核:王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