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8日电 “蔬菜产业发展要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产品外销。”在都匀市墨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首席专家张真和指着正在采摘的茄子,对陪同调研的黔南州农委负责人说:“要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摸清云贵高原的蔬菜种植情况,进一步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当地农户收入,9月15日,国家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一行8人先后来到黔南州都匀市墨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龙里县湾滩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指导和调研。
2015年,都匀市良亩道芬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广州海特果蔬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在墨冲镇良亩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实行连片规模化种植茄子、西红柿、红葱、辣椒等蔬菜,产品全部销往珠三角。预计年收商品蔬菜3300吨,实现产值达825万元,解决就业400余人,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农户种植蔬菜5000余亩。合作社还与周边5个县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技术共享的连接链,与800户农民签订蔬菜收购合同,年收购蔬菜500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在墨冲镇良亩村的田间地头上,专家们详细查看和询问了黔南州的蔬菜种植情况。“你们用的是什么种子?化肥是农家肥吗?产品销售到什么地方?”在得到黔南州农委负责人一一解答后,专家们满意地说:“黔南的山好水好菜也好,夏秋淡季蔬菜量大质好,新鲜品种种植效果更加好。”
在龙里县湾滩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专家组看到一望无际的西红柿种植基地,火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整车的蔬菜正在装箱待运,不禁笑逐颜开,纷纷用相机拍下这喜人的场面。
据了解,龙里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先后引进云南伟伟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贵州丰盛生态农业公司、香港丰泰农产品公司入驻,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生产运作模式,带动1000多户农户参与蔬菜种植,逐步建立市场预测、风险评估、产品销售等市场运作机制,在省内外建立信息网点和批发销售网点,构筑了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产品经营销售格局,确保了产品不积压、价格趋稳定、农户利益得到保证。
除了实地调研之外,专家组还在龙里县与省、州、县市的农口负责人举行了座谈,就在黔南蔬菜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在黔南蔬菜发展上,要注意引进新的蔬菜种植技术,多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确保产品质量。在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上,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适度种植,调整种植品种,避免农户种植风险,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投入、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上进行引导和帮助,争取早日让黔南蔬菜登上珠三角和东部地区的“大雅之堂”。(李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