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今年将减少18万贫困人口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5日电 在今年黔南州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中,“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罗甸县、荔波县及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成为任务之首。
据了解,去年,黔南州民生支出达191.74亿元,“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97.41亿元,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36万人,平塘县和23个贫困乡镇实现了“减贫摘帽”。
为实现今年的减贫目标,黔南州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结合同步小康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项目库建设,争取项目资金,突出扶贫攻坚示范,培育贫困村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全社会大扶贫格局,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全覆盖。
据黔南州扶贫开发局局长欧天彪介绍,今年,黔南州将继续围绕中药材、蔬菜、水果、生态畜牧等十大扶贫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扶贫产业覆盖80%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目标。在每个县(市)选择一个乡镇,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同步小康“六项行动”,整合各类项目实施,将“一事一议”、通村公路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农田水利、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与扶贫项目资金有机结合,捆绑投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同时,开展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在每个重点县选择一个以上贫困村,根据区域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需要,鼓励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建基地,带动贫困户以土地流转、贫困户项目投入等形式,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建立和完善村级经济发展、贫困户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黔南州正在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信贷资金,采取贴息贴保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以解决扶贫资金投入与扶贫攻坚需要的矛盾,达到小钱融大、死钱盘活的目的。(刘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