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茶马古道上的风华

29.06.2015  20:55

历经岁月沧桑,风雨剥蚀,但黎明关雄风犹存。

    在黔桂边境高山峡谷的丛林草莽之间,绵延盘亘着一条神秘古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茶马古道”。它沿着环江曲折而上,在广西到独山、荔波黎明关一段被称为“环江古汉道”。驿道经过都匀,穿过苗岭中段的黔南第一高峰斗蓬山,在贵定与川黔滇古道相汇。

    6月上旬的一个周末,笔者跟随文化学者、黔南州茶叶协会会长刘世杰一行,再次踏上这条“盐茶古道”。如今,这条古代“高速公路”与贵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遥相呼应,所不同的是:古道上的人们观念发生大转变,开始了卖茶、卖水、卖生态、卖服务……

    据介绍,从广西环江旧屯至贵州荔波茂兰的茶叶贡马官道,全长25公里,由于没有被现代建设破坏,是目前国内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段古驿道。黔南茶叶并非偶然地生长在这古代“高速公路”上,商贸流通使得种茶能够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最重要的支撑。借助于茶马古道,黔南山区迎来了叮当铃响的马帮,山民们将一袋袋茶叶放上马背,换取珍贵的食盐、棉线和锅瓢碗盏,黔南古代茶业因此得以持久兴盛。

    这条古道与一般不同,石灰岩铺就的地面较粗糙,许多地方是人工用石块填补在浅露的石芽之上,显得自然天成。古道共有9个关口,同行的知名作家韦昌国还说起了这样一个“让广西人占了便宜”的趣闻:设关时,广西人和贵州人商量,分别从两头出发,以会合点为界划分关口。结果8个关口属于广西,贵州只有一个。原因很简单:广西人骑马飞奔,贵州人步行到达。

    贵州的关口叫黎明关。笔者看到,关口石墙高约3米,用巨石垒砌而成。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关口虽年久失修,但仍固若金汤。黎明关谈不上雄关,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黔桂交通咽喉,是贵州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关隘,也是红七军第一次进入贵州的地方。黎明关与高山峡谷融为一体,来往货物除了日常百货、山货以外,贵州的茶叶、贡马由此运往广东、广西上船运往海外;“两广”的盐、海货、洋货都是从这里运往贵州、云南、四川内地,其历史经济地位不可小觑。

小七孔古桥当年是茶马古道入黔进桂必经之地。

    黔桂古道进入贵州,地势逐步升高,古道从平坦的坝子、丘陵笔直延伸直到蓝色的海洋,与远方的峰林形成平面与立体的交汇。古道以黎明关为起点、两广海关为终点,承载着茶马古道上商业的繁荣、民族文化交流的重任。如今,古道上的片片青石已被历史的风雨打磨得光滑玉润,而千年前驮马留下的蹄痕却因此更加清晰可辨。

    笔者走进驿道关口,面对满目苍翠的贵州高原,昔日穿越峡谷偏僻古道上的马帮驮队的铃声,仿佛还在山间回响。闭目冥思,可以想见,尽管叮当之声在云雾中消失,黔南茶叶西进滇缅、南下湘桂、北上巴蜀的绝代风华却已深深地烙在了古道之上。 (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