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文化
贵大新闻网讯 ( 记者团 何瀚章 杨顺 曾方霞 报道 )
黔人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风格不同的民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水族等。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苗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苗族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格、特点。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正义勇敢、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相传苗族人是蚩尤的后代,在距今5000年前,苗族的先民(即九黎部落居民)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后来,炎帝和黄帝部落的汉人西进,与以蚩尤为代表的九黎部落居民发生大规模冲突,史称“逐鹿之战”。在大战中,以蚩尤为代表的九黎部落英勇奋战,前赴后继,但是由于战略失误等原因,导致惨败,蚩尤惨遭杀害。九黎部落大败后,部落民众被迫无奈选择退出美丽而富饶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在逃脱途中,被炎黄联盟汉人围追堵截,但他们没有逃窜,而是边抵抗边撤退。为了躲避敌人,苗族人大多选择偏僻、难行的地方逃避。一路上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着族群的生命,最终选择在贵州安家。
歌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人们心灵纯洁、平静,当然也是侗族人生活的重要部分。说起侗族,就一定会想到侗族大歌。这是侗族人的灵魂所在,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侗族人善良、知足、乐观、爱美、善于创造美的富有浪漫诗情的民族性格。“侗家爱唱歌,歌漫千山万条河,琵琶弹断穷苦树,木叶吹绿万重坡。”侗族爱唱歌是他们的民族特点。唱歌成了侗族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他们通过唱歌,了解自己的历史、民族的英雄,也通过唱歌会友,了解彼此。侗族拥有独特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侗族人崇敬自然物,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神。
有歌,就有舞。在贵州众多少数民族当中,土家族是善于跳舞的民族之一。其舞蹈的种类非常丰富,如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花鼓子、跳丧、社粑粑舞等。其中的跳丧舞,是土家族重要舞种,也是体现土家族人性格的舞蹈。跳丧舞,是土家族对族里的老人去世后,对亡人表示祭奠的舞蹈。其舞蹈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在土家人眼里,老人去世是白喜事,值得庆祝,老人终于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回到了自己开始的地方。就如他们的丧歌中唱到:“人生命尽总难逃,纵有精神也不牢。犹如梅花遭雷打,恰似嫩花被风摇。罢了罢了真罢了,人生好似一春草。平凡春草谁不老?秀青秀来高青高。”对生死态度的乐观也体现了土家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性格。
布依族,一个拥有蜡染工艺,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古老民族。布依族从石器时代开始就生活在云贵高原一带,是百越人的后代。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自己的文化、服饰、戏剧等民族特色。黑格尔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那这个民族就走向了成熟”。布依族拥有本民族的戏剧,且剧目众多,如:《三月三》、《六月六》、《穷姑爷》、《金竹情》、《罗细杏》、《四结亲》、《借亲记》等。布依族人热情、真诚、善良、大方、注重孝道。关于孝道,布依族人有着一个传说,在布依族村寨中住着一对母子俩,家中贫寒,儿子不孝顺,想着办法折磨母亲。一只豹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吃了这个逆子,把老母抬到寨子最高的地方安放起来。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二月第一个属兔日。寨主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于是召集村民在这里盖起了老人房,此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告诫后人要孝敬父母。
水族,一个爱喝酒的民族,一个拥有文字的民族,一个拥有剪纸艺术的民族。水族人性格豪爽、淳朴、善良、智慧。酒在水族的文化里必不可少,其中的九阡酒就是水族人的最爱,九阡酒在水族中的地位可以和茅台酒媲美。关于九阡酒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九位贫穷的老婆婆来到水族聚居的地方乞讨,好客的水族群众热情地周济照料她们,拿出糯米饭、糯米粑供她们食用。她们感受到水族群众热情好客,就把酿酒技术传授给水族人民,化作九位仙女飘然而去。水族人为了纪念这九位仙女,就把按照仙女传授的技术酿成的酒称为九仙酒,后来把水族聚居的地方叫做九仙镇,汉译为“九阡酒”和“久阡镇”。水族的好酒和善酿酒相得益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平时除解乏消遣自饮外,凡是有亲朋到家里来做客,主人便以酒相待,并邀请乡邻、亲友来作陪,主人还与客人喝“交杯酒”表示亲热。“交杯酒”又叫“转转酒”,喝酒时、主人,客人与作陪的人围成一个圆圈站起来,同时用左手接住上家送来的酒碗或酒杯,大家同时一声“秀”(水语里干杯的意思),便将自己的酒一下子灌进下家嘴里。
黔语
贵州话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但全省各地区的语音又有一些差异。比如遵义地区的语音偏向四川话,而黔南的方言则偏向桂柳语音。贵州人利用贵州方言的独特魅力,拍摄了以贵阳话为主体语言的情景喜剧《6点开心帮》,以及黔南方言系列剧《大桥头人家》,在省内外都颇受好评。
在黔南州首府都匀市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都匀大桥头,汽车打圈圈,火车打转转,压到一条老蛇,扳弹板弹的。”这短短的顺口溜便体现了都匀作为“高原桥城”的特色。
来自人文学院的娄英洁同学觉得贵阳话里的一些词汇很有趣:“比如‘滴滴个’就是很少很少的意思、‘一港港’就是一会儿的意思。很多北方的同学学会的第一句贵阳话是‘阔以勒’(可以的),他们说贵阳话会带有一点北方的味道,挺搞笑的!”
除了语调婉转、用词风趣的贵州方言以外,被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水书也是贵州的一大文化瑰宝。
水书是水族古文字及其著编典籍的汉译通称。传说“水文字”是一个叫陆铎公的人创造的,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水岩乡水东村,当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语和水语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谣,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有个老人叫陆铎,四季居住山洞中。青石板上造文字,造得文字测吉凶。所有良辰全送人,等到自己造房时。书上已无好日子,无奈只好住洞中。若问深洞在哪里,就在水岩和水东。”
在水族聚居地区,能看懂读通和会使用水书的水族人(全部为男性)被人们称作“鬼师”,他们在民间的地位很高,被人们所崇拜。“水书”就是“鬼师”祖传的极为珍贵的宝物,只传男不传女,一般不会轻易传给外人。水书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鬼师通过口传、手抄的形式流传几千年至今。
水书典籍是水族民间知识、信仰文化杂糅的巨著,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水书内容博大精深,除了直接反映水族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之外,还兼容了水族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布阵攻守、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也是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其中,信仰文化所记载的水族众多的鬼神,既反映了水族万物有灵的泛神观念,又反映了水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积累,是失败多于成功的痛苦记忆。由于水书是水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亲和力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全民族信仰的精神支柱,成为维系水族各支系的重要精神纽带。
“听布依语感觉好像是看泰剧一样啊!”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的杨斌斌同学说。的确,布依族与国内的傣族、境外越南的岱族、侬族也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与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也有着共同的根源。因此,现今的布依语可与广西的壮语通话,与越南的两个最大少数民族岱族、侬族也可以进行交流,与泰国语、老挝语也能作一定程度的交流(特别是基本词汇)。
黔衣
贵州各民族的服装各有特色,有简约朴素的、时尚新潮的、色彩艳丽的。这些服装大都采用了刺绣和蜡染的工艺,其中水族马尾绣和苗族布依族蜡染都作为民间艺术瑰宝保留至今,成为贵州人馈赠宾客的首选。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了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蜡染最大的特色在于材料均取自大自然,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
近20多年,贵州建了些蜡染厂,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师创作绘制出新的图案。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而且色彩也趋于多样化。贵州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著名的蜡染之乡,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在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专门开设了蜡染课,教授学生制作蜡染,不少同学都通过这种亲身经历的方式了解和感受到了蜡染的独特魅力。我校动物科学学院的邓匀同学在高中时就参加过蜡染班的教学:“我是黔南田家炳中学的,高二开始学校就开设了这门课程。蜡染是贵州的一大特色,我作为布依族人至少要懂得什么是蜡染。深入了解以后,我觉得蜡染真的很漂亮、很神奇。”
同样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的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的起源已不可考。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它用于背带等绣品。
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及翘尖绣花鞋、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歹结”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制作“歹结”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水族马尾绣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开始迎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到贵州旅游的中外游客将马尾绣带到了世界各地,如今马尾绣已经成为贵州一张绚丽的名片。
黔食
说起贵州的美食,会让你眼花缭乱、欲罢不能。贵州美食丰富而多样,从酸到辣,从甜到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其中又以酸辣最为众多。
酸汤鱼:贵州的一道名菜,也是苗族人的最爱。酸汤鱼以鲜、嫩、香、美而闻名。其做法非常简单,用苗家独特的酸汤(由糟辣椒、着茹酸和米汤酸多种混合)烧开,放入刚刚去除内脏和苦胆的鲜鱼,稍稍炖煮,撒上一点盐、姜、蒜即可。这样的鱼肉鲜美而嫩,又有浓浓的酸味,其味觉感受十分丰富。
社饭:贵州少数地区特有的一种美食。社饭是一种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用作祭祀,但也可以平时食用。社饭以清明前后在田间地头、山坡上长出的鲜嫩社蒿为主要原料,采摘回来洗净后切碎、烘干,用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腊肉:贵州的另一种重要食物。每当过节、重大宴席时,在贵州人餐桌上总能看见腊肉的身影。腊肉色泽金黄,肉身干燥,肥膘透明,较长时间保存不腐败。吃在嘴里满口回香,肥腻适中。
糍粑:一种由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食物。这种食物在西南地区大多盛行,在贵州,制作糍粑的时节一般是在春节前,把蒸好的糯米倒在石槽里锤成膏状后,取出,分团制成。捣碎糯米需要很大的力气,往往是全家人互换捶打,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和春节前的气氛。刚制好的糍粑可以现吃,也可以放冷后贮藏。现吃的糍粑糯香满嘴,黏糯香甜。贮藏后的糍粑一般都会与当地的甜酒一起煮熟吃,又是另一番风味。
腌鱼:这是侗族人的一种传统佳肴。每年在种秧苗时,侗家人会把鱼苗放进稻田里,等到稻田快成熟时,放水捉鱼。把捉回来的鱼洗净,切开展平。之后撒上一层由糌粑、食盐、花椒、烤酒等调合而成的佐料,之后放进坛子里封存半个月,便可食用。这种酸鱼可以生吃、也可熟吃,味道鲜嫩爽口。
除了上述美食外,还有丝娃娃、恋爱豆腐果、玫瑰冰粉等特色小吃等你来品尝哦。
黔音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是1986年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观众对贵州黎平侗族大歌的评价。当时金秋艺术节的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慈曾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这是贵州侗族大歌最大的特点。侗族大歌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的声部,必需要三人以上才能进行演唱。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活化石”。侗族大歌的歌词内容一般为模拟鸟叫虫鸣等大自然之音,美丽的侗家儿女通过和谐的自然之音,唱出自己心中的友情、亲情与爱情。早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侗族大歌就已经被人们所知。到了宋代,它便已经进入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其演唱的场景还曾被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文章《老学庵笔记》中进行了描写。侗族大歌的历史如它在侗语中的称呼——“嘎老”的寓意一般,古老而宏大。
“这里有你要的感觉,一起来跳舞,一起来唱歌,快乐就是这样来的……” 这是著名的苗族生态歌手阿幼朵演唱的歌曲《黔东南的七月》,歌词中的一部分。在被欢快动听的曲调吸引的同时,人们还可以从歌词中感受到贵州苗家儿女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苗族的歌曲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等几种。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在贵州不同地区的苗乡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特色。其中,自然也包括音乐方面的。
生活在贵州铜仁地区梵净山脉附近的松桃苗族,受到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他们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奔放的音乐文化。松桃苗族的民歌旋律高亢、节奏自由且精干完整。以饭养身,以歌养人。歌,是贵州苗家儿女生命的一部分。松桃苗族人民无论是白发婆娑的老人,还是蹒跚学步的儿童,都视歌如宝。培养孩子唱歌在松桃人民看来十分重要,当孩子还在呀呀学语时,长辈们就会开始教他们听曲调,背歌词了。对苗家儿女来说,歌声不仅是他们的乐趣,还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边边场歌”是苗族的情歌,是苗族青年们传统的社交方式。与汉族不同,苗族人的恋爱是集体的,约会方式就是对唱情歌。在松桃地区,“边边场”的时间是五天一次,地点一般在集市贸易场所的街头和路尾。每到“边边场”的日子,男女青年们会相约对歌。如果男青年对输了,就只能遗憾地离开,耐心地等待下次边边场日子的到来;如果女青年败了,那么她们会把自己对男方的感觉说出来,甚至许诺男方单独约会的请求。除了情歌外,苗族的迁徙歌也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迁徙歌是苗族古歌的一种,他记录了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迁徙、流亡的痕迹。因此,迁徙歌成为人们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两个听筒,一根长线,组成一个“电话”。这是一种熟悉的小游戏,也是有的人曾经的一段美好回忆。你知道吗,这其实也是一种唱歌的方式。在贵州的榕江县水尾乡一带,居住着一群能歌善舞的水族人民。在哪里,流行着一种竹筒歌。唱歌的时候,双方是不能见面的。他们会各自在一栋房子中,借助两个蒙上这蛇皮且通过一根长线连接的竹筒来对歌。竹筒和长线传递了动听的歌声,也传递了水族儿女温婉细腻的感情。水族民歌按其形式可分为单歌、双歌、调歌、诘歌等等,其最大的特点是曲调变化不大,旋律较为简约。华丽多姿的旋律令人沉醉,朴实清新的旋律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侗族大歌、苗族情歌、水族竹筒歌……黔音无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王名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