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写在田间地头的论文最精彩
写在田间地头的论文最精彩
——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助力脱贫攻坚
盛夏八月,南盘江畔热浪袭人。
距江边不远的兴义市南盘江镇田寨村,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有限公司西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挺着肚子晒太阳。“在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试种的新品种‘甬密4号’获得了成功。你看,这些瓜一个个长得多好!”基地管理人员肖飞抱着一个大西瓜向记者展示,脸上满是笑容。
今年初,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针对该州西瓜育种和栽培成套技术缺失的实际,利用东西部技术协作扶贫契机,与在西瓜育种、栽培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浙江省宁波农科院合作,引进了“甬密2号”“甬密4号”“甬密6号”等西瓜新品种和“甬甜5号”“甬甜7号”“甬甜8号”等甜瓜新品种,在兴义、望谟等地试种。
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有限公司便是西瓜新品种试种地之一。在研究院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4月底种下瓜苗,6月底西瓜便陆续开始上市。“我们这次试种的15亩西瓜,到7月中旬已卖了5000多斤。这个品种的西瓜皮薄瓤实口感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眼见市场反响很不错,肖飞高兴地说,公司打算8月份再试种50亩秋瓜。
除此之外,引进的西瓜和甜瓜也在义龙新区龙广镇柘仑村和望谟县大观镇大观村等地获得了成功。经测试,西瓜挂果率为100%,甜瓜挂果率为95%。其中,柘仑村的甜瓜亩产达1500斤,亩产值超过1万元,昔日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的土地摇身变成了“万元田”。
引进西瓜、甜瓜新品种,是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据介绍,该研究院由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林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通过积极构建“联基层、联科研院所、联企业、联市场”为主的“科技联合体”,把过去封闭发展的基层科研机构变成一个“向下扎根、向上连接、广泛合作”的平台型实践机构。同时,通过实施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研人员主动为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服务。
位于义龙新区龙广镇的贵州山环菌草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大棚,码放着一个个白色菌棒,公司负责人黄显荣正仔细查看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去年底,研究院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受研究院委派,黄显荣带领院里的科技团队创办了山环菌草公司,引进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研发的技术,用巨菌草代替木头生产菌棒,在龙广镇建设了菌草科技示范项目。
生产菌棒的原料不再使用木头,而是采用人工种植的巨菌草,不仅改变了食用菌生产需要砍伐大量林木,破坏生态的传统工艺,而且产出的食用菌品质也进一步得到提升,缩短了菌丝发育周期,极大地减少了投资成本。
这个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新技术和新工艺上,更在于跟当地农户建立起的利益联结机制上。项目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对当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农户掌握技术后,既可以在公司当技术员,也可以自己种植,而菌棒的生产和食用菌的收购则由公司负责。目前,该公司已建好25个食用菌生产大棚,带动60多名农户接受以工代训。其中,部分农户掌握种植技术后,已在附近的安龙县洒雨镇等地建设了170个大棚,从事食用菌种植。
走出实验室的农业科研人员充分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在脱贫攻坚一线找到了用武之地。通过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产业培育、成果转化等方式,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点赞。“作为基层的农业科技人员,只有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才是最精彩。”在黔西南喀斯特区域研究院院长魏晓双看来,通过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让广大基层科研人员明白了“为谁搞科研、如何搞科研”的道理,厘清了科研与产业的依存关系,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更加坚定了服务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记者 黄诚克 刘义)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