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 “四位一体”凝聚精准脱贫合力

28.03.2016  11:43

   黔西南州 “四位一体”凝聚精准脱贫合力

      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雨樟镇并嘎村一直以来属于极度贫困村。作为全区精准脱贫示范区之一,去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村里以“公司+农户”形式和当地两家企业联合种植了110亩黄花菜和117亩药材,同时还建起了万亩苗木基地,贫困农户在基地务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祖祖辈辈只会种庄稼的村民思想也“开了窍”,破天荒在庄稼地里种上花椒和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目前,全村的花椒面积已有120亩,猕猴桃面积237亩。村支书郑洪高兴地说,通过党委政府扶持,干部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大增,发展干劲十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的经果林产生效益后,村民的收入将实现成倍增长。

  如何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中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并激发其谋发展、抓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好现实中存在的党委政府和干部“”而部分群众“”的问题?黔西南州在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目标管理、岗位责任、激励保障、约束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机制,并将该机制与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深度融合,坚持在大扶贫中体现“四位一体”机制,坚持用“四位一体”机制推动“大扶贫”战略,不仅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合力,也激发了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黔西南州把全州8县(市)及义龙试验区划分为“五大战区”,分别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及兴义军分区负责包保。“五大战区”各级分管单位纷纷签下军令状,并规划出脱贫攻坚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同时,一改过去“压任务”做法,充分发挥广大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工作法”,广泛征求群众发展建议和意愿,把建议意愿计划变成项目,进而点燃老百姓脱贫致富、过好日子的激情,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变为谋求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共同的计划变成共同的行动。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长期以来干群关系紧张,去年以来,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镇里推行了与群众的“五共工作法”,镇和村里组建了由村组干部、寨老、党员代表、老上访户、群众代表、致富能人等群众工作服务队,吸纳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决策、充分征求群众建议和意见,迅速将群众从原来的反对者、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推动者。短短100余天时间,全村就完成拆除废旧房屋57栋、临时厨房128个、猪圈81个、鸡圈69个、临街乱搭乱建临时房屋3栋,完成立面改造563户,完成了文化广场、道路绿化美化等工程项目。同时,村里芒果、火龙果等种植项目也得到较快实施。“没有群众主动参与,干部就算一心想办好事,群众也未必会满意和领情,只有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进来,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够减少工作的失误和成本,又可以推动工作进度。”蔗香镇党委书记盛立桂感慨说。

  将岗位职责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黔西南州明确各级各部门和每名干部的脱贫职责,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引导群众发挥脱贫攻坚第一推动力作用的同时,发挥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团和脱贫攻坚青年创业军两支力量。充分发挥驻州军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退役军人特别是退役回乡军人以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作用,在兴义军分区成立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团,在全州各县(市)、义龙试验区成立11个军民融合脱贫攻坚营,成立了脱贫攻坚青年创业军,建设了脱贫攻坚青年创业营地,帮助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坚持把激励保障和召回约束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支撑,该州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脱贫攻坚的实绩考核干部,对目标任务完成好、岗位职责履行好者,综合运用精神鼓励、绩效嘉奖与岗位调整等方式进行激励。对在脱贫攻坚一线作出重要贡献的能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企业等各界人士,也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完成任务不好,脱贫成效不明显的,则予以召回管理。

  除了深入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反映干部对脱贫工作的落实情况外,黔西南州还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全州各级党务、政务及相关业务部门信息化资源,建立集脱贫工作管理、服务、考核多平台应用为一体的工作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多维度纵向横向管理和移动端同步办公的“智慧党建云”平台。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综合运用日建台账、每周小结、每月调度、季度约谈、半年会诊、年度考核、综合评分的考评机制,对干部完成目标任务、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精准考评和积分管理,确保干部到岗到位开展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