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扩大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引进外资、激活内资、培育市场、搞活流通、扩大进出口,拉动城乡消费,实现生产要素向本地流动和富集,培育一批新的产业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扩大利用外资水平。
积极组织参加西博会、厦洽会、澳洽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展会,深化黔西南与国(境)外客商的交流与合作水平,大力吸引国(境)外客商到黔西南州投资建厂,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企一策”服务制度。安排专人,上下协调,对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全力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审批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6年上半年,全州新批复贵州富康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黔西南州兴义市鸿大环保电力有限公司2家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218.4万美元,增速13.5%。
千方百计扩大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
以省商务厅批复的黔西南州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业依托,重点发展蔬菜、桐油、薏仁米、花卉、芭蕉芋等产品出口。鼓励州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及其它产品进口。积极引进出口企业、国内外大中型外贸流通企业到黔西南州进行投资并开展进出口贸易,提高黔西南州对外贸易总量,带动黔西南州对外贸易发展。2016年上半年,全州新增贵州美人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仁亿人进出口电子商务贸易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君泰服饰织造有限公司3家外贸出口实绩企业;外贸进出口完成1880万美元(含进口12万美元),增速5%。
加快开放型载体建设步伐。
积极争取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的支持,推进兴义机场一类航空口岸(作业区)、顶效陆路口岸(作业区)、望谟蔗香水路口岸(作业区)、兴仁海关公共保税仓建设步伐。争取贵阳海关支持,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落到实处,为黔西南州进出口企业简化报关手续。目前,三个口岸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兴仁海关公共保税仓仓库建设已基本完成,申报资料现已上报贵阳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