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25周年座谈会召开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3日电(记者卢志佳)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25周年工作座谈会12月12日在贵州兴义召开。
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各民主党派中央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科技部农村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专项扶贫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等部门、组织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与贵州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贵州省委、贵州省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总结统一战线参与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工作25年来的经验和成效,部署新常态下试验区“四个全面”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共谋试验区“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12月12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与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贺登祥为黔西南高技术产业自由创业区暨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卢志佳 摄)
据了解,中央统战部、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于1990年共同成立联络组,联合推动黔西南州成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赋予试验区探索岩溶山区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的重任,由此拉开了统一战线参与支持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的序幕。
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作试验区建设25周年总结时介绍,25年来,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国家相关部委的联合推动下,黔西南州先后实施了“粮食高产栽培示范”“优质烤烟技术开发”“草地畜牧业”等各类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341项,投入资金30多亿元;协调引进智力支边项目1329个,资金5922万元。
12月12日,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25周年座谈会现场。(卢志佳 摄)
张政介绍,黔西南州探索总结了高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中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低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丰硕成果。黔西南州贫困发生率由1990年的57.62%下降到16.75%,“十二五”期间减少贫困人口51.24万人,4个国家级贫困县、42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易地搬迁14772户66247人。
张政说,黔西南州目前还有25.5万户73.9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同步小康任务艰巨。希望试验区联合推动组各成员单位在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设计、万峰林峰会提质增效、增加干部互派挂职交流、建设统一战线科技力量转化平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试验区科技扶贫与推动精准脱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集聚试验区力量助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组长何丕洁在座谈会上表示,黔西南试验区的实践为“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贵州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形成了科技扶贫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成为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老少边山穷地区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的典型案例,成为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参政议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基地,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案例。
12月12日,与会嘉宾参观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25周年成果展。(卢志佳 摄)
何丕洁表示,面临“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艰巨任务,试验区联合推动组各成员单位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在统一战线参与黔西南试验区联席会议统筹指导下,紧紧围绕试验区“四个全面”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联合推动工作机制,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力量,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戮力同心,助推黔西南试验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