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多举措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2014年,龙里县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农村教师队伍、不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龙里县自上而下全力推进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一是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县财政每生增补1元。县政府决心把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民生工程办成安全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14年拨付营养餐专项经费1200万元,全县除县城区小学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89所中小学19548名学生享受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源头控制、全程监控、监督食用、留样查看”的总体要求,对学校食堂管理和营养餐实行全程监控,投入资金42万余元,安装摄像头200余个,部分学校实行加工、供餐网上直播,接受社会监督。营养餐专项资金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坚持“公益性、零利润”的原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安全、平稳实施,得到了全县人民的肯定和认可。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原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补助每生每天中午就餐费4元基础上,每生每天再增加1元,不给学校和学生家长增加负担,由县财政统筹解决,足额拨付,补助计划资金近400万元。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农村教师队伍。2014年招聘教师115名,重点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使我县教师队伍得到壮大。龙里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2014年9月起实施。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黔财教〔2014〕259号)文件为支撑,县人民政府审议通过《龙里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按教师任教学校所在地的条件艰苦程度及交通便利情况等因素,将乡村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划分为四个档次,分别为200元、230元、270元、300元,享受人数为1138人,年享受金额为319.08万元,从2014年9月起实施补发。另还将本不在享受政策范围内的107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一并纳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年补助金额为29.22万元。目前,此项工作在全州只有龙里县启动并实施,走在了全州其他县市的前面。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14个,总建筑面积4095㎡,计划投资504万元,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广大农村教师的从教、住宿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是学校食堂工勤人员、保安人员财政全额拨款。全县农村学校(校点)食堂工勤人员已按1:100的标准全部配足配齐,“营养餐”学校现有食堂工勤人员220人,由县财政按每人每月1200元标准进行补助,全年县财政补助支出316.8万元。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切实减轻了教师负担,专心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0人以上学校均配备了安全保卫人员,全县学校安保人员达到173人,36所中小学校建立了警务室,投入207万余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所有学校、幼儿园。县教育局荣获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综治委颁发的“学校安全稳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全县共有幼儿园24所,在园(班)幼儿共计6823人,完成省下达计划(6200人)的11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4.22%,高于省下达计划2.22个百分点。2014年实施学前教育项目5个,总建筑面积11566㎡,完成投资1217.6万元,新增幼儿学位数为625个,县三幼和哪嗙幼儿园附属设施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的目标。
五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2014年学生宿舍建设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9580㎡,完成投资1020万元。由于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我县中小学生寄宿率均超过了省厅规定标准。其中初中在校学生9011人,现已入住初中寄宿生6007人,寄宿率达66.67%,已超过省厅65%的标准;小学在校学生15579人,现已入住学生3917人,寄宿率达25.13%,也超过了省厅25%的标准,在建的寄宿制项目完成后,预计2015年春季小学寄宿率可达30%。新建草原小学、岱林小学等6个“留守儿童之家”,完成软硬件投资10余元,引资10万元在中排小学建成标准留守儿童之家1个。
六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努力推进优质资源广覆盖。共投入资金320万元,为23所学校配备“班班通”150个,同时完成1个计算机教室的采购和安装,惠及中小学生12500人,极大改善了全县中小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是落实好惠民政策。2014年拨付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353.28万元,中职助学金110.62万元,高中助学金137.98万元,其他资助1.6万元,共计发放补助资金603.48万元,覆盖面从小学到高中,受益学生达8649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18笔,贷款总金额400.151万元。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