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廖尚刚)从2014年起,黄平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只需自付70元的“门槛费”,就能分别在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院)、县级医院和州级医院享受到住院报销85%、80%和65%的补偿比例。另外,属农村独生子女、双女结育、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参合人员,凭本人有效证件经逐级转诊住院的,在同级定点医院住院补偿比例基础上还可上浮5个百分点;全县每名住院患者每年最高封顶线为15万元。这是黄平县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出的一条解决农村群众治病就医难题的新路径。
随着黄平县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全县农村人口主动缴纳合作医疗费用的积极性逐年提高,2014年全县共有32.3万余人自愿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63%,参合人数较上年增加3870人。为了更加惠及于民,该县还从各级财政中对“参合”的农村对象每人每年补助320元,使个人每年缴纳的70元中,共有到位“参合”资金8231.79万元。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县11个乡镇共有75.98人次因各种疾病住院和问诊获得补偿金额达11708.58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1021人次,补偿资金9722.72万元,门诊统筹账户补偿61.36万人次,补偿资金1406.62万元。同时,获得家庭账户补偿的有78240人次,补偿金额356.38万元 ;住院分娩补偿1296人次,补偿资金160.04万元。另外有5658名特殊病种患者还获得大额门诊补偿62.82万元。在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不断创新下,全县农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逐步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编辑 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