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贵阳CPI上涨2.7% 8大类呈现6升1平1降态势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发布最新数据:去年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去年上涨2.7%,其总水平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
从构成CPI八大类的变动情况来看,呈“六升一平一降”(如图)。
在构成CPI八个大类的价格指数中,食品、衣着、居住三个大类价格涨幅较大,成为影响CPI上涨2.7%的最主要因素。数据显示,服务类项目同期指数上涨3.1%,影响CPI上涨0.92个百分点。政府主导调价的大学学费、幼儿收费、市区主要干道停车费、市区公交价格分别上涨了16.5%、6.6%、9.2%和1.2%,市场机制调价的机票价格、旅行社收费、房租价格及自我住房租金估算,家庭服务、洗浴、理发等价格分别上涨了10.3%、5.5%、5.3%、5.1%、4.8%、25.1%和23.0%。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持平。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1.1%;受公交车调价影响,市区公共交通费上涨1.0%;受通信工具价格下降影响,通信类价格下降1.6%;受飞机票价格上涨的影响,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3.0%。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2014年12月贵阳市CPI同比和同期指数排位都较靠前,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5位,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同比101.5、全国同期102.0)1.6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环比排位则居中,排于第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100.3)高0.1个百分点;在全省9个中心城市中,贵阳市12月CPI环比、同比和同期比分别排于第2位、第1位和第2位,全年比全省平均水平(102.4)高0.3个百分点。
从各月环比价格总水平走势来看,除春节所在的1月份最高(102.0),之后出现回落,除了9月为100.6以外,其余月份均在99.7—100.4之间运行,整体上环比呈现较为平稳的运行趋势。
从各月同比价格总水平走势来看,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运行态势。1月份为102.2,2月份回落到100.9,3月快速攀升到102.4,6月份升至全年最高的104.0,之后同比指数4个月持续走低,10月份回落到最低的101.8,11月、12月分别升至102.7和103.1。(但修卫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