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认识自己的旅行

04.07.2014  19:09

               

        如同所有旅行一样,在认识沿途风物之外,还有一个认识,在于认识自己。

我是在戈九赛(第九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前三天来到敦煌的。

比赛从瓜州的锁阳城遗址出发,我没有特别留意那是什么地方,反而跟飞机上认识的一支参赛队伍度过了开赛前一天的大部分时光。

开赛前几天的航班上估计都可以看到参赛者:从广州到西安,坐我旁边的是北京一个大学的队员,从西安再到敦煌,我坐在深圳一支队伍中间。

我们聊了一路,决定第二天一起上参赛者比赛上的说明课,其间看领队试图找司机带大家去赛道查看并体验一下却遇到很多困难,主办方说赛道已经封闭了,车开不进去,坐车三个小时到了起点以后还要自己走进去,但那么热的天,又是开赛前一天,教练认为这时候更应该保持体力,而不是继续消耗体力……

就这么跟主办方以及团队各种讨论,最后达成某种妥协:一起到玉门关去,主要目的是观光,放松。

教练特意问了车程,大巴开出去以后看到巨大的指示牌上面也大大地写着26公里,嗯,错不了,最多也就是一小时的车程。

没想到照样走了差不多两小时。后来我们可以想到的原因,是这个景区实在太大了,进了大门还开了一个小时,才看到博物馆,以及不远处那个著名的遗址。

从边塞诗里早就熟悉的传奇,如今就只剩下那么一个土黄色的大土堆,独自站在广阔无人到让人想起“苍凉”二字的天地之间,你要说它不是那个真身也不是不可以,这时候,内心里没有一点触动是不可能的。

幸好那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加上这么一大群跃跃欲试的参赛者要在这里摆出各种造型互相拍照,情绪高昂,气氛变得如此热闹,就没机会让你为旧人旧事伤感。

西部的日照很长很充分,以至于晚上回到敦煌参加开幕式,太阳还没有下山。

不过,到了各队依次上台表示豪言壮语时,我也跟着激动起来,并且也跟着做好了第二天一早出发的准备,我后来发现,自己对即将面对的情况还是缺乏了解。

一是之前说过的,所谓全程112公里,只是根据GPS数据测算的直线距离,我们实际要走的不可能是直线,距离更长。

二是沿途地貌多变。小雅丹、软戈壁、砾石滩、小沙漠这样一些名词,在我这里搜寻不到任何记忆,我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就承认了吧,直到现在,说起误闯戈九这段经历,我能说的依然是,我们要走的比112公里还长,而且很难走,一会儿碎石子,一会儿软绵绵,还有骆驼刺,你必须“拐弯抹角”绕开它们,免得它们勾住你的衣服,给你留下一道又一道伤痕……

这还是赛事手册上写到的,至于三天正式比赛开赛第一天,七级沙尘暴突袭,这是谁也没能预料到的。我的反应就跟其他第一次遇到这场面的毫无经验的选手一样:站在原地看,拍照,看那遥远天际一片黄雾如何悄无声息就变成黑云压顶,半个天就黑了,没什么风,但细细的沙子开始飘下来,没有经验的人并不会感到害怕……终于听到有人说,赶紧上车!

因为这场罕见的大型沙尘暴,这天早上取消了记者跟随徒步的安排。

我也以为没机会了,就跟其他记者一起坐车来到中途的补给站。

但一个记者邀我一起走,她说她答应了自己母校的队伍,说要在这里跟他们会合,走向第一天的终点。

还有一个工作人员看着我俩也说,要是我就走,做点惊天动地的事儿。

就没想过要怎样惊天动地,但这句话当然可以给虚荣心提供一点点小刺激,那就走吧,我几乎是很不情愿地离开补给站的帐篷,走进依然被风沙搅得能见度很低的戈九赛道。因为担心耐力不如那个记者朋友,我还先走一步,跟在他们队里较早到达补给站的人后面,开始了据说只剩下10公里的下半段。

顶多只要两小时吧,我这么想。

没想到,等我好不容易走到几公里外的下一个站点,从热心为我们鼓劲的志愿者那儿听到的却是,“加油,还有12公里!”

当时真想说我不走了,就是不走了。

风那么大,一张嘴就是沙子,即使戴着防风眼镜,依然可以感到眼眶上面全是细沙。

最后是怎样走下来的?

想起先前采访的一位参赛者,他说这已经是他第N次参加了,而他其实并不喜欢这个比赛,每次都在想,能不能找一个体面的借口退赛?结果就是没找到,就是硬着头皮走完了。

可我应该没有找体面借口的问题啊,人家好歹还是企业家(毕竟这是商学院挑战赛,唯一参赛资格就是商学院学籍,无论是MBA或EMBA都可以,因此来了不少老板级的选手),在他们那个领域很是有点名气,而我连参赛资格都没有,要不要跟着走,本来就是可选项。

现在看来我还真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没有办法对自己承认失败。

关于自己的认识还不止这一点。

还记得我在赛程最后一天走完最后20几公里以后被拍的那段视频,当时我正用冰块试图缓解双脚疼痛,那绝对不是我愿意被拍的场面,但当我仔细看完,却对自己感到很意外。

这是因为,出现在画面上的我,看上去除了有那么一点点疲倦,就没有任何异样,甚至,四天三夜的风吹日晒也没有在我的脸上留下足够明显的痕迹。

如果说,这一路上我已经在一步一个脚印之间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有能力走完这段路,虽然我曾经非常畏惧跑步,每年一次的800米考试是我在学生时代最大的噩梦,我以为我就没有那份耐力,那么,现在,关于自己的能力,我得到了影像的证明。

这证明来得如此有力,以至于我的想法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先前是,终于走完了、可以回家了,现在是,谁能让我明年再走一次?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