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赤水河畔忆英烈

21.10.2016  14:36

赤水河畔忆英烈

张耀予 王洪

 

风透过窗户的缝隙吹来,有些凉意袭人。抬头向窗外望去,晨曦正温柔地抚摸着连绵的山峦。树叶被秋风染成了金黄,浓浓的秋韵正弥漫在赤水河畔的山川、田野。

习水,赤水河畔的古老城镇,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的重要地点,当年著名的青杠坡战役、四渡赤水时的二渡、四渡便发生在这里。这里有着古老的时光气息,有着深厚的红色韵味,错落有致的古老房屋、蜿蜒盘旋的青石阶梯,无处不是靓丽的风景,四渡赤水纪念馆就矗立在这靓丽的风景中。

在纪念馆中,看到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展画或浮雕,一件件红军留下或群众捐献的纪念品,在讲解员的讲解中了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的确,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出色的战役决策。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原定执行《渡江作战计划》,经贵州习水入四川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一军团、中央纵队和三、五军团陆续抵达习水县土城镇。这时,川军调重兵封锁长江,并派部队分进合击,红军从赤水入川的大门被封堵,同时川军尾追红军至青杠坡。1月28日晨,红军在青杠坡与川军激战。由于情报有误,川军参战部队实为8个团,且有增援部队,远远超出情报中所说的2个旅4个团。战斗非常惨烈,经过反复争夺,红军占领主阵地,但未能达到歼灭追敌的目的。毛泽东等当机立断,指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

青杠坡战斗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此后,在毛主席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以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穿插于国民党重兵之间,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彻底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使中央红军在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用编织竹筐保护起来的酒坛。讲解员介绍,这个酒坛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途经二郎滩时,不慎将当地群众的一个酒坛打破,立即赔给了这位群众两块铜钱,群众深受感动,用竹条编织将酒坛保护起来,一代代传承下来作为纪念,一直保存到现在。在建设四渡赤水纪念馆时,这名群众的后代将酒坛捐献给了纪念馆。那是怎样严格的纪律和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该怎样传承这种精神?

走出纪念馆,漫步在习水县土城古镇老街,遥想当年这里的一切。这里许多高龄老人,大多能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

在老街下街区,住着罗明先老人,这是一位与红军有着深厚情谊的93岁老人。1935年,老人12岁,红军入黔,国民党军为了损坏红军形象,强迫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红军进入习水县时躲进深山。但是有人留下来观察红军,戳破了敌人的谎言。罗明先老人说,红军爱民,走过庄稼地时,没有一个人损坏秧苗;走进镇里,没有一个人进屋,更没有烧杀抢夺。即使在晚上,也都全部在空地打地铺休息,对百姓的东西绝不损坏和占有。群众说,这正是他们期待的部队,能拯救百姓的部队,于是到山里把群众都叫回来。老人说,红军有情感。在红军驻扎地附近,一名孕妇即将临盆,但是丈夫有事不在身边,红军部队就安排卫生员日夜守护,为孕妇顺利接生,并用红军的衣服包好孩子,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爷爷感激红军,便给孩子起名“小红卫”。

红军爱民,自然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罗明先老人说,红军在二郎滩渡河时,搭浮桥遇到了难题,没有足够的材料,罗明先与老百姓一起拿出自家的门板,和红军战士一道夜搭浮桥。搭完桥后红军渡河,敌人已逼近,为了阻止追兵上浮桥追赶红军,老百姓就拿出自家的白酒浇在浮桥上,红军渡河后立刻点燃,烧断浮桥,把敌军阻在隔岸。

红军是支好部队,好多人跟着红军走了,我也要去,可是我年纪太小,暂时不能参加,便留了下来,这是我最大的遗憾。”罗明先老人望着当年红军离去的方向,表情深沉而凝重。

聆听老人讲红军故事,就像聆听历史的声音,这声音,直达心底,让我体会到信念的力量。当初的我,不也是抱着满满的信念走上税收工作岗位的吗?

赤水河的浪花日夜不息地翻卷,赤水河畔先烈的英姿在我们脑海中闪现。在赤水河畔这满载红色基因的土地上成长,聆听革命先烈在此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不会缺失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