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畜”势劲发 牧歌悠扬

25.03.2016  19:04

”势劲发 牧歌悠扬

——六枝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综述

    新华网贵阳3月25日电(通讯员 何勇)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漫步在六枝大地,一处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格外显眼,养殖场里,牛壮羊肥鸡满舍,养殖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六枝特区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畜牧业呈现出“”势勃发的新景象。

    据统计,201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5226吨,禽蛋产量3367吨。存栏牛11.12万头、羊5.31万只、生猪26.05万头、家禽183.46万羽。出栏牛2.52万头、肉猪32.08万头、羊3.48万只、家禽235.33万羽。畜牧业产值达13.8亿元,畜牧业增加值9.6亿元。

    推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走进牛场乡兴艳养殖场,工人们正在标准化的养殖场里忙着捡蛋、装箱。目前,兴艳养殖场已经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拥有固定资产12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致富,户均收入3.99万元。

    近年来,六枝特区加快养殖基地建设,提升养殖规模,通过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生猪标准养殖小区建设、家庭牧场建设、种草养羊项目、生态蛋禽产业化扶贫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六枝特区已经建成千头牛、万头猪、10万羽蛋鸡、千只肉羊等养殖场;引进贵州富之源公司投资人民币1亿元,采取“公司+家庭农场”产业化运行模式,到2018年,发展年出栏生猪800头以上的家庭农场125个,达到新增出栏商品猪10万头,实现产值2.2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

    牲畜品种改良迅速发展

    “以前配种都是本地猪,生出来的小猪儿个数少、而且个头不大”,自从村里有了人工授精点后,牛场乡牛场村的村民们都把母猪送到人工授精点授精。

    2015年,六枝特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原则,全区建猪人工授精点50个,完成猪人工授精配种1.79万头,推广杂交猪26.2万头,二元杂交猪4.5万头,引进良种公猪10头,良种母猪320头。建牛改点36个,改良配种能繁母牛11065头,新增牛存栏5962头,引进良种牛430头。建羊改点24个,改良配种羊6158只,全区累计引进良种公羊130只,新增羊存栏8096只,羊出栏5825只。

    目前,共推广良种禽141.2万羽,推广良种兔626只,推广意蜂1012群。

    饲草饲料推广成效明显

    2015年,六枝特区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强化管理,在全去大力推广以青贮为代表的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饲草饲料综合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全区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根据六枝农作物秸秆较为丰富、而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围绕项目建设,在各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进行青贮饲料的制作;在农作物秸秆较为丰富的乡村进行广泛宣传,进行粉碎加工农作物秸秆,实行科学饲养。

    一年来,以规模养牛、养羊场为重点,指导完成人工种草20300亩;完成冬闲田种草20500亩;完成草地改良面积20000亩。完成牧草、秸秆等青贮(氨化)处理35020吨。推广饲料36050吨,其中浓缩料及预混料25235吨,全价颗粒料10815吨。

    产业化经营助民增收

    近年来,六枝特区以扶持发展养殖专合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的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对养殖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积极鼓励引导养殖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促进了全区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

    六枝特区始终把产业化经营工作作为改善民生,调整农村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菜篮子”的重要环节来抓。

    当前,六枝畜牧业已由农村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畜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