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农业专家!这些技能让农民脱贫致富

22.11.2017  18:29

图∕文 本刊记者 廖迅

11月16至17日,全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安顺市西秀区与普定县,深入农业专家工作一线,就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取得的服务成效等集中采访报道。

 

全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安顺市西秀区与普定县

 

探索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贵州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挂任天龙镇科技副职的邓禄军,依靠自身所学之长,在开龙镇开展了根茎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是他研究重点,以“秸秆·食用菌”为核心开展蔬菜循环模式研究示范,从而实现生产基地“两减一增”,最终实现天龙镇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邓禄军接受采访

 

邓禄军介绍以“秸秆·食用菌”为核心开展蔬菜循环的模式

 

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不是食用菌发展,主要从事山药、甘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推广。但是,为了适应食用菌裂变发展的政策,扎根农村后我现学、现研究技术,就想让当地的食用菌发展得更好。”邓禄军说。

 

邓禄军介绍到,使用可降解膜覆膜栽培紫薯,产量是普通种植的一倍,并且一个生长期就可以自然降解,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为了能带动农户脱贫,他们实行了“底薪+返利”“租金+工资”“入股+分红”三种经济模式。将每个大棚量量化给一户贫困户,进行日常的简单管理和维护,用工期间每户每月保底工资300元,然后将每个大棚的收益部分提成30%返利给贫困户。按每户大棚产出的食用菌收益1.5万元计算,将返利4500元给贫困户。目前该项目以连接贫困户17户;针对有承包地和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并在原土地上按照实施要求规范种植和管理获取务工工资。

目前,高田村已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约2000余亩,并有22户贫困户通过该种植模式参与其中;针对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者合作社,通过扶贫小额贷款的方式,力争家家有股份,年年有分红。

 

蔬菜试验、示范种植,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

谭晓驰作为安顺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也积极投身“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中来。2016年,他挂任乐平镇科技副镇长、乐平镇塘约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主要从事果蔬工作。他的脱贫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风生水起的塘约村锦上添花,变成发展活力足、业态丰富的美丽新村。两年来,他走过乐平镇每一个贫困村,帮助他们想致富路,出点子,谋产业发展,指导、支持和帮助解决乐平镇“三农”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取得了较好成绩。

 

谭晓驰说,之前农民都是种油菜,亩产收成才七八百元,至从改种大葱后,现在亩产值可达到7500元

 

种植大葱共637亩,每亩产值约7500元

 

为切实推进全镇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谭晓驰以蔬菜产业科技示范推广种植为切入点,在乐平镇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谭晓驰全程参与基地建设,配合抓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等工作。公司在乐塘产业大道旁边流转土地600多亩,引进西兰花、西红柿、莲花白、黄瓜、西葫芦、大葱、豇豆等各类不同的蔬菜新品种,在不同的季节进行试验和示范种植,让周边村寨的农户有场地可看,有技术可学,有基地可比,并最大限度推广应用。通过蔬菜试验和示范种植,带动了50户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

打造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西秀区大西桥镇,紫色山药吸引了采访团,这就是安顺农科院派遣挂任大西桥镇党委委员、科技副镇长的吴家丽引进的特色农产品。她来到大西桥镇后,就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及新技术示范带动种植,着力打造山药种植区、大葱种植区、辣椒和白菜混合种植区、山地水果种植区、苦瓜种植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带动区、种养结合及农业展示体验区。

 

吴家丽向记者介绍特色紫山药斜槽式栽培技术

 

吴家丽在大棚向农民讲解草莓种植技术

 

与传统山药相比,紫山药长势更旺,抗病性强,花心素含量高,营养丰富

 

紫山药做成的山药油炸粑

 

挂任一年来,她一心扑在紫色山药的研究上。她说,安顺山药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但一直以为来,传统的白现有的山药种植方式受当地土质的影响,不易种植,商品性差。为了让能安顺山药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得持续更好的发展,她特意引进四川品种的紫山药助力本土山药取得更大突破。与传统山药相比,紫山药长势更旺,抗病性强,花心素含量高,营养丰富。

现在是十一月了,这些紫山药和旁边的白山药相比,仍然是青枝绿叶的,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这一个技术应用在我们这个本土山药里面去。”吴佳丽笑着说。

庄稼医生”保驾护航,创建脱贫攻坚示范点

在普定县,普定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唐承成是一名出名的“庄稼医生”。从她担任“医生”以来,在普定县11个乡镇,317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就像她说的“我是医生,庄稼要是病了,我就必须主动上门”。

 

唐承成向记者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

 

在普定化处镇阳光工程韭黄培训基地,唐承成也成为了他们的御用“医生”,该基地套种了5.5万亩马铃薯与韭菜。由于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范围广,流行速度快,发病程度高,为了能够提前预警,及时防治病虫害,唐承成与安顺市农科院取得联系,在普定县化处镇华新村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安装了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建立后,可以进行随时监控,将地里的情况通过信息发到农民手机上,实现精准监控。同时,也转变当地农户的观念,总是晚疫病的防治。4年来该系统指导应用面积8.88万亩,经市县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测产验收挽回马铃薯损失8297.916万公斤。

 

化处镇阳光工程韭黄培训基地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

 

有了唐承成这个“庄稼医生”的保驾护航,化处镇阳光工程韭黄培训基地也成为脱贫攻坚的示范点,该基地共种植韭黄6300亩,带动周围农户种植2万多亩,主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化处镇5个村的土地实现全部流转,现土地流转率达97.5%;还带动松草村75户贫困户中45户贫困户来基地务工(其中35户是老弱病残);也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向每户贫困户贷款五万元,入股公司,现在可达到户户有股,人人有股。

 

贵州绿源茶叶供销合作社茶叶基地

 

贵州绿源茶叶供销合作社生产的绿茶

 

除了在田间地头能看到唐承成的身影外,她还要经常去地处高山顶上茶园,该茶园主要生产无公害绿茶,普定大白茶。茶园共1000亩,现有700多亩投产。茶园带动普定县10个村,以及周围2个村,50多家贫困户就业,周末高峰时期约有300多人到茶园务工,以贫困户和贫困户中的学生为主,每人工资平均4000元每月,单今年约发工资60多万元。

 

记者采访贵州绿源茶叶供销合作社

 

由于茶园地处高山,交通极为不便,为了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唐承成给茶园大量引进杀虫灯、色板、性诱剂、天敌昆虫、静电喷雾器等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资在茶园上推广应用。为了能长期解决病虫害的难题,特引进了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机,该机器生成酸性氧化电位水(妈的,就是农药),在小于60秒钟的时间里,可以杀灭多达99.99%以上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可用来防止茶饼病、叶肿病等病害,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得到技术及物资保障。

 

 

 

 

 

 

 

 

(编辑 王文竹 责任编辑 谭淑元 2017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