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底线思维”筑牢园区消防安全管理防线

24.09.2014  10:52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加快吸引外资、整合优化资源、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园区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园区的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给消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招商引资的“昆山模式”引发的粉尘爆炸事故为教训,分析了当前园区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改进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园区    消防工作    底线思维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重大事故,75条鲜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人世,185人仍在救治。曾经引来全国各地纷纷学习效仿的“昆山模式”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质疑。“昆山模式”的典型表现是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无条件为企业放宽服务,甚至不惜逾越安全红线、底线,致使企业“带病上马”、“带病运行”,不发生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正如昆山爆炸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说的那样:“招商引资不能来者不拒,不要带血的GDP,发展不能以牺牲人为代价。”昆山爆炸事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招商引资的步伐仍在继续,各类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从惨痛事故中吸取教训,主动作为,加强向党委、政府汇报,当好参谋,扎实做好园区消防工作。

  一、我省园区消防工作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省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园区建设,制定了《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园区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猛、发展速度快。据调查,目前全省共建成园区126个,驻园企业2574家,且规模、数量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15年,全省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0%。蓬勃兴起的园区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问题。据统计,全省126个园区中,仅有60个编制了消防规划,编制率为47%;仅有66个园区开展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设率为52%;全省2574家驻园企业中,仅有175家办理了部分消防审批手续,办证率仅为6.8%。建成园区在消防设施建设上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建成企业存在众多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当前园区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分析,园区消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在消防规划方面。一些园区为了加快项目落地、造成既有事实,在没有编制消防规划的情况下便草草开工建设,导致园区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建设严重不足。二是在消防审批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在招商引资时,为企业开了“先上车、后买票”的绿灯,承诺让企业先建设、后办理相关手续,园区企业边设计、边施工、边报审“三边工程”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企业甚至在投产以后仍未办理消防审批手续,类似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消防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一些设计单位明知违反消防技术标准规范,仍按业主单位要求违规设计,造成了先天性的隐患。有的虽然前来申办消防手续,但由于缺少土地、规划等合法前置,导致消防手续无法办理。三是在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单位对园区消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园区消防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和滞后,跟不上园区建设步伐。一些园区连基本的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都不能保障,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在火灾隐患方面。一些园区在建设中,为了省时和减少施工工期,建设的厂房、仓库、宿舍等建筑多采用砖墙、锌铁棚、彩钢板等简易结构,且电器线路私接乱拉、违章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园区企业员工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极其淡薄。五是在责任落实方面。部分园区企业及管理者安全发展理念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执行不力,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由于存在上述隐患和问题,一些省份发生了重特大安全事故,损失十分严重,教训极为深刻。今年年初,我省贵阳市也连续发生了3起违法仓储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损失,再次敲响了警钟。加强园区消防管理、改善园区消防安全条件,有效遏制和减少园区火灾事故发生,已成为当前园区消防工作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加强园区消防工作的基本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公安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在全国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第四次视频调度会上指出:“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时,有的实行先上车后买票,该审批的不审批,该检查的不检查,造成大量先天隐患。这些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要追究审批和监管部门的责任,当时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都不能作为免责的依据。”对此,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有清醒认识,充分认识园区消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切实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安全工作想在前、防范措施做在前、事故隐患堵在前,从政府、部门、园区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自身发力多渠道进行推动,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全面提升园区消防安全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从政府层面进行推动,优化顶层设计。要针对园区消防立法缺失的问题,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大园区消防立法工作,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园区管理机构和驻园企业的消防工作职责、任务。同时,提请政府每年通过与下级政府、相关部门、园区管理机构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推动园区消防工作措施的落实。目前,我省毕节、铜仁市政府分别制定下发《毕节市产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铜仁市产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园区管理机构的职责,有效推进了园区消防规划和设施建设的落实。

  (二)从部门层面进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园区消防工作涉及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发展与改革、城乡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支、大队要树立“一盘棋”的意识,主动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推动园区消防工作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消防安全委员会这个平台作用,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委员会,研究解决园区在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从园区层面进行推动,落实主体责任。要督促园区管理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自我评估制度,对园区消防安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向上级政府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备;要推动驻园企业切实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着力构建“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自我防范机制。

  (四)从自身层面进行推动,强化源头管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园区消防工作负有监管责任,要树立“尽职免责”的执法意识,切实履行园区消防监督管理职责。一要严格园区项目审批。对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工程,须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强化源头管控,防止先天隐患的形成。严禁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合格。二要推动园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查找园区在消防安全布局、消火栓、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解决。三要主动上门提供服务。要深化园区消防服务工作,强化大队“驻园制度”,主动上门为园区提供消防技术和咨询服务。对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要开辟“快速道”,加快审验评查等工作进度;对存在问题的工程建设项目,如缺少土地、规划等必要前置不能办理消防手续的,要积极给予技术指导,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对正在施工阶段建设工程或已投产使用的企业,要加强消防监管,指导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