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召开生产加工环节第一批食品监督抽检分析评价暨抽检工作培训会

05.06.2014  17:34
文章来源: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2014年全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日前,我省生产加工环节第一批食品监督抽检分析评价暨抽检工作培训会在贵阳召开。

本次食品监督抽检共检验挂面、米粉、酱油、食醋、油辣椒、液体乳、膨化食品、薯类食品、淀粉制品、水产加工品、食用动物油脂等11类食品,抽检了243家企业和1027家小作坊的共1391批次食品。

抽检数据显示,液体乳、水产加工品、食用动物油脂未发现不合格。挂面、米粉、酱油、食醋、油辣椒、膨化食品、薯类食品、淀粉制品等食品存在部分不合格项目。例如686批次米粉样品,不合格样品数为40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5.8%;465批次挂面样品,不合格样品数为19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4.1%。抽检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和品质指标不合格。抽检不合格米粉、挂面生产单位大多为小作坊,反映出小作坊在卫生条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本次监督抽检未发现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食品安全问题。

贵州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昌晖在会议上指出,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立足新的监管体制,统一认识抽检监测工作在食品安全全局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工作。

廖昌晖副局长强调应从如何看、如何办、如何干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关系党和政府形象,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监管工作形势严峻。二是要借质监系统的传统监管优势。依靠质监系统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方面积累的监管经验、检测设备和科研人才,逐步提升我系统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三是要传递食品安全正能量。依靠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和食品安全知识传播方面的优势,向社会传递食品安全科学信息,让公众理性认识食品安全,消除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四是要加大抽检监测和不合格生产单位的整治力度。通过异地抽检、随机抽检和第三方抽检等方式,继续加大对白酒、液体乳、食用植物油、茶叶等重点食品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同时依法严格后处理,做到零风险,零容忍,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五是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特别是高风险、高敏感食品和大型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针对食品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廖昌晖副局长指出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单位进行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培训会上,廖昌晖副局长还与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等承检机构现场签订了《贵州省2014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抽检委托抽样检验协议书》。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刘勇处长、张体勇副处长分别对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安排部署不合格食品生产单位的后处理及下一步监督抽检工作,讲解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田志强副院长、寻思颖部长分别讲解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和《2014贵州省第一批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分析报告》。

全省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局领导及食品科科长,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院)、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分管所(院)领导及食品检测室(部)主任共80余人参加会议。(食品生产监管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