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倡导海葬协会在温成立 推进生命文化公园建设
温州网讯 经过近四个月的筹备,昨日,温州市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宣布成立,蔡文篪当选会长。这是全省首个以倡导海葬为主题的民间社会组织,该组织成立之后,将致力于推进生命文化公园的建设以及绿色殡葬的宣传。
因一篇报道 90余名志愿者走到一起
2014年,也是清明时节,鹿城区五马街道的居民周志华等5位退休老人自发向鹿城区民政局递交了一份绿色生态葬法的联合倡议书,申请百年之后弃公墓选海葬。他们提出,想与其他志同道合的老人众筹,用买公墓的钱在市区建个亭子,以供后人吊唁。这一开明的倡议,立即得到了民政部门的支持。但由于场地问题牵涉多个部门,老人们的愿望遗憾地被搁置了下来。
同年12月,本报曾刊登周志华的微心愿,并征集好办法,征集可以利用的土地。报道刊登后在社会上引发剧烈反响。有人点赞,有人加盟,有人供地。蔡文篪便是热心读者中的一位。看到报道后,他第一时间打进本报热线,与周志华取得联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让有关部门看到他们倡导海葬、众筹建亭的决心,周志华等人再次叩开鹿城区民政局的大门,申请成立协会,推动这项在全国范围内鲜有人关注的事业。
一个微小的心愿 引省市民政部门高度关注
昨天上午九时,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在区民政局宣布成立,省民政厅副厅长梁星心,市民政局副局长蒋义炮,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伍挺等领导出席,并表示祝贺。
“作为全省首个以倡导海葬为主题的民间社会组织,生态回归促进会的成立,对温州、对全省乃至对全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梁星心表示,自去年听说这一微心愿后,他一直关注协会的进展。目前,推广海葬,不少百姓观念难以转变,而周志华等人的设想,恰如其分地化解了这一症结。他寄望协会通过精心运作,能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的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生态殡葬建设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梦想不再是一座亭子 而是一个生命文化主题公园
会长蔡文篪介绍,协会将在开展生态文明和孝文化宣传的同时,努力促成生命文化公园建设。
他向记者描绘了这一海葬主题公园的蓝图:公园环境与普通公园无异,园内将设置一面主题墙,一面讲述温州生态殡葬发展,另一面镌刻海葬者的姓名,供后人祭奠。主题墙背后,条件允许可搭建凉亭,供市民日常休憩乘凉。
“主题公园未来甚至可以承办公祭,方便海葬志愿者后人祭奠。”鹿城区民政局殡葬执法大队王建平介绍,鹿城区是全市海葬者最多的县(市、区),年执行海葬2-3例,年登记申请海葬的约20例。随着海葬人数逐年增加,如何祭祀引起关注。而主题公园或能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该局正积极协助协会在辖区内选址。
与此同时,鹿城区民政局方面表示,未来计划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殡葬改革方面的课题调研委托给协会,以保证协会日常运营。
>>>对话会长蔡文篪
海葬人数逐年增加 如何祭祀值得关注
记者(下简称“记”):协会为何定名为“生态回归促进会”?
蔡文篪(下简称“蔡”):取这个名字,是希望通过我们协会的努力,促成百年之后生态回归大自然。
记:当初怎么会萌生建设生命文化公园的想法?
蔡: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是海葬的践行者。三年前,我一位朋友的父母去世后选择了海葬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简单、生态,本来是挺好的,但让我朋友感到苦恼的,每到清明时节,他没有地方可以悼念追思他的父母。我觉得我朋友的苦恼,应该也代表了其他选择海葬方式的家属心声。而建成生命文化公园后,可以在公园里集体立碑纪念,到时海葬亲属也有了悼念追思的地方。
记:成立之后,协会将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蔡:促成“生态回归公园”,或称“生命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清明新风俗建设。通过志愿者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海葬等绿色殡葬方式。
记:清明节快到了,协会有什么活动安排吗?
蔡:4月1日将举行全市联合骨灰海葬活动,我们准备了一百多束花。到时,我们协会的成员会一同到场,给海葬家属献花,来表达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这也是我们协会成立以后举行的第一个活动。
>>>相关新闻
我市殡葬行业协会 前天成立
永嘉桃源陵园负责人林大忠当选首届会长
前天下午,我市100多位殡葬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成立温州市殡葬行业协会。通过选举,永嘉桃源陵园负责人林大忠当选首届会长,目前协会共有会员128人。
据市民政局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共有8座殡仪馆,22座经营性公墓,432处生态墓区,498支民间便民服务队伍,近2万人从事殡葬服务行业。随着我市殡葬行业协会的成立,殡葬行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家”。
首届会长林大忠表示,协会成立后不仅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我市殡葬行业管理规范,实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还会向从业人员和群众传达政府部门的一些便民惠民的政策,并积极宣传移风易俗,大力提倡生态葬法,对我市殡葬改革起到助力作用。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胡玉民表示,温州市殡葬行业协会是我省继杭州、绍兴等城市之后成立的第七家殡葬行业协会。协会的成立相当于为政府和民间搭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维护殡葬行业秩序,加强行业管理与信息沟通,提高殡葬服务行业管理水平,促进殡葬服务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使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公墓人均用地 仅私坟的十分之一
昨天,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瓯海区政府主办的“生态公墓如何惠民利民”主题论坛召开。现场,多位嘉宾就公墓的建设、节地利用及销售展开讨论。
温州市桃源开发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温州私坟的人均占地面积约为60平方米。若按照千分之六的年人口死亡率计算,温州每年死亡人数约5.6万人。若全部葬入私坟,需用地约336万平方米,相当于28座马鞍池公园的大小。“这已经不是葬不起,而是葬不下了。”现场有人听闻数字后感慨。而据介绍,公墓的人均用地面积仅6平方米,这其中还包括绿地、通道的面积。
记者从昨天的主题论坛上还了解到,为了推行公墓,瓯海区推出“六免三补一保障”的惠民举措,其中包括建设公益墓穴免费提供给困难户、弃葬置换免费、远程祭祀服务免费、建网上纪念馆免费、“节葬地”免费提供穴位,此外还建设基本墓穴“平价”提供给所有辖区居民。目前,瓯海区已在各个公墓设立了基本墓穴亮相牌。此外,在瓯海区,居民选择树葬可享受5000元的政府补助,海葬可享受8000元的政府补助,辖区居民遗体在死亡后24小时内运往殡仪馆集中办理丧事的,可享受政府800元的交通补助。